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居二刀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8:47 被阅读9次

1

看到这个标题,最先在你脑海中闪现的会是什么?

许多人应该会在“人”的限定下思考这个问题。

他会是谁?本该亲近,但却从未袒露内心的某个人?

父母、朋友、爱人、孩子、恋人、领导、同事?

假如把“人”的限定放宽到生活周遭的事物,答案又会如何?

他会是什么?看似了解,仔细想来却知之甚少的某件事物?

手机、读书、学习、身体、工作、历史、美国?

或许,以上列举的某个人、某件事,是你心目中最熟悉而又陌生的那个他。而下面我要介绍的这位,则一定会在你的清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容我再卖个关子。

他是身体的一部分。

他有一个双胞胎兄弟。

他还有五个小兄弟。

你可能正用他拿着手机,看这篇文字。

他就是——你的非惯用手。

2

我是右利手,俗称右撇子。对我而言,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便是我的左手。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曾察觉他的存在。

二十多年来,我早已习惯了用右手承担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劳作:右手写字、右手拿筷子吃饭、右手处理精细的操作、右手运球、投篮、右手玩手机、右手握鼠标、、右手刷牙、右手释放欲望……

也就是说,这二十多年来,我同样也习惯了左手的缺位,但凡能用右手去解决的事情,是不会劳心费力用不熟练的左手去处理。

假如没有缺陷或者残疾(没有任何的歧视与不敬,相反,我对残障人事充满了尊敬和佩服,他们所面对的世界,比正常人困难的多,需要付出超出常人许多倍的努力),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不一定会每天和亲人相守;也不会每日与工作为伴;我们不一定会有机会每天照镜子,看见镜子里的五官容貌;也不一定会专门研习自己的身体,不会专门脱鞋观察自己的双脚、撩起衣服看自己的腹肌。

双手则不同,他们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零距离地参与着我们的生活。想象一下,每一天,你看到次数最多的东西会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双手,只是我们习惯了视而不见。

大多数时候,双手会一同出现:早起洗脸,晚睡脱衣;上班敲键盘、下班骑单车;

而扮演主角的,往往是惯用手。

学习,一只手写字,另一只手翻书;拆快递,一只手摁住快递盒,另一只手撕胶带;打球,一只手压腕投篮,另一只手调整辅助;喝水,一只手拧杯盖,另一只手握杯身;吃饭,一只手扶碗,另一只手拿筷……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选定了自己的惯用手,用他摸索周遭的一切,学习生活技能,从生疏到熟练。还有多少人会记起这段经历?现在看来,一切都理所应当,一切也都顺其自然。我们早已习惯了用惯用手去应对整个世界,而忽略了非惯用手在生活里的重要角色。

非惯用手,最熟悉的陌生“人”。

3

身边多了一个玩音乐的小哥,时常见他拿把吉他弹弹唱唱,那股清亮劲儿,激起了我心中对音乐的向往。

照猫画虎,有样学样,我开始尝试自学吉他。

正因为学习吉他,我才得以有机会重新感知和体会我的左手。

练过吉他的人都知道,右手53231323,无限循环;左手爬格子,难见天日。

视频里快速流畅的和旋转换,身边小哥令人眼花缭乱的音阶走位,优美旋律里隐含的勾、击、滑、拨,无数让我次怀疑自己有一双假手,特别是一只假的左手。

滋滋啦啦、刺耳难听的弦音仿佛在嘲讽我的天真无鞋。

手指长?保留手爬格子摁住试试;

手劲足?大横摁能Hold住么;

协调性不错?和旋转换来两组,不说难的,就C转D;

手指灵活?击打、滑弦能做到么。

“这怎么可能摁到,我手指头掰不开啊根本,疼得要命”

“不行不行,手指头没劲,摁不住”

“太难接了,小技巧这么多”

指尖的茧,来了又走了,走了又回来了;许久没练,手指生疏无力的触感会告知我的退步;一段时间练的多,偶尔的神来之笔则会让我兴奋许久。

“咦?貌似可以摁到了,好神奇”

“我能大横摁了,犀利,只是还不太熟练”

“放慢速度就行,一点点接,竟然接出来了”

就这样,我一点一点的感受自己的左手。

我忽然发现,左手原来可以提升这么多、这么快,肌肉是有记忆的,而练习总会让你变的更好。

4

结识了一帮热爱篮球的兄弟,对他们而言,篮球不仅仅是娱乐、打着好玩,而是热爱。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也开始重新审视篮球这项运动。

恰逢而立之年膝盖受伤,也终于,在一次次被小年轻们美好而迅捷的肉体甩开后,明白了拼身体、比速度的时代已离我远去,唯有增长技艺,才能在若干年后依然在球场上有立锥之地。

于是,我开始偏爱一个人的球场。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再一次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左手。

“左手运球竟然这么差!?”

“左手持球,完全没有做假动作的能力”

“左手背运只能一下,还拿不稳”

“左手上篮一直很僵硬”

有练习吉他的经验,我知道左手可以做得更多,只是他一直习惯性地被忽视。他的能力一直在沉睡,等待被练习唤醒。

左手运球100次,左手胯下前后运球100次,左手投篮100次,左手运球晃动加背运100次……

我努力用练习唤醒尘封的左手,解放他的天性。而他也没有让我失望,从不断的失败到偶尔成功,从偶尔成功到慢慢形成习惯、化作本能,我不断地感受到左手带给我的惊喜:许多先前无法企及的动作,现在已经可以本能的做出来;视频里精彩的镜头,自己也能像模像样的模仿;最初用左手投篮,挨不到框、找不到北,如今已经能空心入篮。

不断的练习,时间看得见,你自己看得见。

5

近日,自己不小心,割伤了右手中指。

吃饭,右手被包扎,拿筷子不便,我便尝试用左手拿筷子,捻菜、扒饭。

早餐是面条、稀粥,用筷子难度算不大,但即便如此,刚开始也非常不习惯,左手用力到生疼,也夹不起。只能就着汤水往嘴里扒拉,早餐算是磕磕绊绊吃完。

中餐,饭菜不同,用左手持筷就格外的困难,夹不起就扒拉,把饭菜扒拉到合适的位置、角度,再集中注意力奋力一夹,ok,终于夹起来了,来不及高兴,赶忙颤巍巍地往嘴里送,结果,临到成功,掉了。重头来过。

挨过了几顿饭之后,我对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也有了一点心得,慢慢也能一次性把食物送入口中,虽然速度很慢、依旧会感到别扭,但这样点滴的进步,让我体验到更多的可能。

6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者李笑来,在关于《执行力》的讲座中提到: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用流程图进行分解。由庞杂,化为精简,定位成一个个小的环节。遇到某个节点,不会,学;不熟,练,循环往复,持之以恒,直到完成这个节点,再继续前进,事情也会因此而得到持续推进。

感受左手的点滴变化,让我感到很兴奋,因为这恰是某项能力通过循环往复、持之以恒的练习过后带来的改变,由生疏变得熟练,热切而明显。

但不仅限于此。

最熟悉的陌生“人”,可以是非惯用手,他更可能是因人而异,是某种潜藏、沉睡等待被发掘的能力。

主动寻求改善,总好过被动的适应调整。尝试去寻找潜藏在你体内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即便他一直非常的陌生,但相信,找准切入点,把纷繁复杂的事物化简成一个又一个节点,在不断练习和坚持中感受点滴的变化,那种奇妙的感觉会令人上瘾。

哪怕是很小的进步,别人看不见,但你自己看得见。

最终,时间会给你褒奖和答案。

相关文章

  • 真诚沟通以外的沟通

    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都含着悲伤,谎言

  • 2019-03-05

    最熟悉的陌生人

  • 2022-01-19

    最熟悉的陌生人

  • iOS那些属性修饰词

    最熟悉的陌生人 ? 应该是最熟悉的熟悉人?atomic, nonatomic, assign, weak, s...

  • 最好的,最难的

    最好的,就是两个陌生人,变成了彼此最熟悉的人。 最难的,就是两个最熟悉的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好的,是你的...

  •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天你跟我说你有女朋友了,还跟我说过年结婚,我的心好痛,跟你聊的每句话也好痛,心像流血一样,我恨自己没珍惜...

  • 最熟悉的陌生人

    文|简心1314 有那么一刻,坐在一个角落,单曲循环着《白天不懂夜的黑》,感叹,纠结,痛苦,何时我们把彼此站成了两...

  • 最熟悉的陌生人

    假如我试图把握我所确认的这个我,并加以定位和概括,那么这个我只不过是一掬之水,会从我的指缝流走。我可以把「这个我」...

  • 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最近过的好吗?是否经历太多挫折,对感情还抱希望吗? 2018.3.19 周一 大...

  • 最熟悉的陌生人

    爱情是甜蜜的,但也是苦涩的。生活中来自爱的伤害却最是让人痛彻心扉的。其实有时候,分手也就分手了,和平地分手,心里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gq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