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春花日日生(81)
焦小桥
牡丹花之所以叫牡丹,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之牡。其花红谓丹。合之就是牡丹。”
在唐朝时期,天下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牡丹花的种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在宫廷中,而且在寺庙、富贵人家的庭院以及民间,牡丹花已经颇为普遍。到了宋朝,牡丹的栽培中心从长安转到洛阳,栽培技术得到更好的完善,并且还出现了不少理论专家。北宋时期,洛阳的牡丹花规模是空前的。
牡丹花,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韵压缩群芳。以色系分,可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是有着较好的观赏价值。
牡丹花不仅可以用来欣赏,同时还可以用来食用,不少地方就有用牡丹花鲜花瓣来做牡丹羹,或者是配菜添色制作名菜。而且牡丹花瓣还可以用来蒸酒,制作成牡丹露酒口味香醇。比如明朝时期的《二如亭群芳谱》记载:“牡丹花煎法和玉兰同,可食,可蜜浸。”
牡丹花,以根皮用药,称牡丹皮,又称为丹皮,粉丹皮,可用来凉血祛瘀。不过相对来说,野生单瓣入药为好,人工栽培用来观赏的重瓣气味不纯,不可药用。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现代医学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止血、清热解毒、祛瘀血、镇痛等活性,还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牡丹花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却故而被广泛的用于传统艺术中,比如刺绣、绘画、印花、雕刻中。毕竟牡丹花是花中之王,是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是有着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的历史。
牡丹花大、形美、色艳、香浓,是历代受到人们赞颂的。从秦汉时期牡丹以药植物记到《神农本草经》开始,之后就记载在历代各种古籍中。
牡丹文化,秦汉时期以药用植物记载入《神农本草经》,而进入药物学。南本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进入艺术领悟。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赞颂就更加多了。
牡丹花以他独有的气质和魅力,牡丹花的花语是,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是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是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