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乔(1902-1958),原名司徒乔兴,广东开平人,画家,擅长油画、素描。司徒乔与鲁迅的友谊要追溯到1926年,二人相交多年,友情深厚。
画家司徒乔
1926年6月,24岁的司徒乔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水榭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展出了他的70余幅早期作品。鲁迅非常欣赏他的画作,买下了其中的《五个警察一个0》和《馒头店门前》两幅作品。鲁迅在本文中评价:“在北京的展览会里,我已经见过作者表示了中国人的这样的对于天然的倔强的魂灵。”《五个警察一个0》这幅画,现在仍放在北京鲁迅纪念馆内鲁迅书房的书桌上。
年轻的画家不仅受到极大的鼓舞,而且得到了鲁迅实际的帮助。1926年,鲁迅编辑的《莽原》半月刊,两卷四十八期,全部采用司徒乔的画做封面。每月10元的稿费对于当时的穷学生,无异于雪中送炭。1928年3月,司徒乔在上海举行“乔小画室春季展览会”,鲁迅携许广平一起参观了展览,并为他写下这篇序言。
在本文中,鲁迅描述了对于画家及其画作的印象。“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名还在四五年前,那时是在北京,知道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不管功课,不寻导师”,这话听起来不大像是夸人,不过鲁迅只是借此表示,司徒乔是一个直面社会现实、反应劳苦人民生活现状的不同寻常的青年。
不仅如此,司徒乔的画作中,有一种不屈服的昂扬的斗志,这也是鲁迅最为赞赏的。“在黄埃漫天的人间,一切都成土色,人于是和天然争斗,深红和绀碧的栋宇,白石的栏干,金的佛像,肥厚的棉袄,紫糖色脸,深而多的脸上的皱纹……。凡这些,都在表示人们对于天然并不降服,还在争斗。”仅仅反应现实是不够的,艺术家的作品应该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斗志。正因为司徒乔的画作有这样的特点,所以鲁迅特别喜爱。
这一次在上海的展览中,鲁迅又有了新的惊喜。“因为这回我发见了作者对于北方的景物——人们和天然苦斗而成的景物——又加以争斗,他有时将他自己所固有的明丽,照破黄埃。”
现实是残酷的,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希望。“中国全土必须沟通。倘将来不至于割据,则青年的背着历史而竭力拂去黄埃的中国彩色,我想,首先是这样的。”这与其说是鲁迅对司徒乔的希望,不如说是他对青年的希望。
1936年2月,鲁迅约司徒乔一起参观苏联木刻展览并共进午餐。席间,司徒乔提出想要为鲁迅画一幅油画,鲁迅欣然应允,可惜不久鲁迅就病倒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司徒乔第一时间赶到殡仪馆为鲁迅画了遗容照。在鲁迅先生盛大的葬礼仪式上,司徒乔创作的三米多高的鲁迅遗容照,格外引人注目。
司徒乔为鲁迅画的遗容照
司徒乔后来在《忆鲁迅先生》中说:“他也到过我那巴掌般大的乔小画室看画,为我的展览写文章。当我画那天使吻着耶稣的荆冠时,心里无非是对那些为人民献出自己生命的殉难者表示景仰和悼念;但鲁迅先生却说:‘那是胜利’……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极大。我在当时,由于看不见人民的力量,胜利的观念是薄弱的,先生却一语点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