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和老公闲聊,提到今天心咨上课的老师,他现在涉及心理咨询、催眠、灵修等多个领域,且算是享有盛名。而他在大西北的一个偏僻落后小山村出生,听他提及他少年时开始学周易、佛学,而其父母是上海人。我和老公就在讨论,是什么造成今天的他的学识他的社会地位和村里其他大多数同龄人的差异?父母文化人的生理遗传?父母大城市的眼界?家庭环境的文化熏陶?想想肯定都有影响。
又联想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为什么村里的其他爸爸没有让自己的女儿学摔跤?他们不想改变自己女儿的命运吗?我想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没见过女子摔跤;没想过,没想过可以有这条路可以走。这就像李笑来一直讲的认知,你没有这个认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去做。
201706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