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恒沙
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后一位与王勃遭遇惊人一致

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后一位与王勃遭遇惊人一致

作者: 无限轮回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23:43 被阅读0次

​ 

夏天到了,天气日益炎热,游泳成了人们最大的乐趣。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年因水而死的人很多,千万不要忽视。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古代溺水而死的5位大才子,希望以此警醒人们,不要忘记安全第一。

1.屈原。“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屈原在楚国的地位其实还是很高的。由于政治主张没有得到采纳,又因谗言诽谤被放逐。因此怀才不遇,悲愤不已。在国家灭亡后,死于汨罗江。但屈原到底是“自沉汨罗”,还是“溺水而亡”,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汉才子贾谊在《吊屈原》中曾说: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所谓“侧闻”,就是听说。这是史上最早关于屈原“投江自尽”的说法。后来,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引用了这个结论,并把屈原和贾谊并列在一起,作《屈原贾生列传》,对两人的才气和遭遇深表惋惜和同情。而这一说法也符合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要求,鉴于《史记》的影响力,所以,屈原投江的说法占了主流。但不管真相如何,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光辉篇章依旧闪耀至今。

2.王勃。唐初四杰之一,少有才名。年仅16岁就高中科举,被唐高宗称为“大唐奇才”。不到20岁便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并被选为沛王李贤的侍读。王勃的出场可谓十分高调。但是,由于当时流行斗鸡,王勃不好好规劝李贤,反而还把才华用在斗鸡上,写了一篇斗鸡文,被唐高宗怒斥罢官。26岁的时候,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途经滕王阁,席间留下了名垂青史的《滕王阁序》。从此,王勃名满天下。不料,没过多久,王勃在海上遇到风浪坠海,溺水惊吓而死,十分可惜。

3.李白。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文武双全,不但才华横溢,而且剑术了得。但是,由于家里是商人出身,不能参加科举,只能走贵族推荐的路子。加上李白天生孤傲,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得到“忘年交”贺知章的赞赏,被称为“谪仙人”,并得到了玉真公主的推荐,被唐玄宗招为翰林。然而,李白不愿意过这种御用文人的生活,加上谗言诽谤,就不干了。整天就是游山玩水,吟诗喝酒。晚年因为永王东巡一案的牵连,差点儿把命搭上。被赦免后,贫困交加,依靠亲戚朋友周济度日。最终去投靠族叔李阳冰。有一次,李白在江上饮酒大醉,看到水中的月亮,便下水捉月,不幸溺亡。当然,这个说法并不确切。《旧唐书》说他是因为喝酒太多醉死了,也有的说他病死了。而“骑鲸捉月”的说法,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极其符合人们对李白的印象,因此,这一死法反而流传最广。

4.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代词人张志和去看望朋友颜真卿时,路过西塞山时即兴而作。该词描写的西塞山,色彩多姿,景色优美,非常有意境。这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的是钓鱼人。而张志和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张志和少年得志,跟王勃一样,16岁便高中科举。但是,他信奉道教,加上经历安史之乱,感慨仕途无常,因此对做官失去兴趣。后来干脆弃官隐居,过起了渔樵生涯,常在洞庭湖边钓鱼为乐。在看望颜真卿后,觉得西塞山环境优美,便在此隐居起来。一次去钓鱼,由于喝醉了酒,不慎落水而亡,年仅40余岁。

5.王延寿。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楚辞”的开派宗师。而“楚辞”这个称号,直到西汉时才有的。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编订《楚辞》,为后世研究楚辞文化提供了借鉴。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的楚辞文学家王逸,对《楚辞》做了注解,并增加了很多屈原的文章,丰富了楚辞文化内容。这个王逸,有个儿子,就是王延寿。王延寿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十分聪明好学,楚辞汉赋,挥笔而就。《后汉书》称他“有俊才”。王延寿年轻的时候,四处游览名胜,曾经到鲁国灵光殿。此殿为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王延寿见到此殿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有感而发作《鲁灵光殿赋》。有“屹山峙以纡郁,隆崛岉乎青云”、“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等许多名句,杜甫、苏轼等人多有引用。几年后,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也来到灵光殿,想作赋一篇,不料看到了王延寿写的《灵光殿赋》,大为惊叹,竟然没的写了。可惜的是,王延寿后来在湘水渡河,落水溺亡,年仅26岁。他与王勃都是少年成才,都在26岁时溺水而亡,又都是当时最重要文学体裁的神童。在这样的年龄因为意外去世,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相关文章

  • 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后一位与王勃遭遇惊人一致

    ​ 夏天到了,天气日益炎热,游泳成了人们最大的乐趣。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年因水而死的人很多,千万不要忽视。...

  • 王勃 子安 26岁溺水而死

    看望老爹,不识水性; 文人才子,命不该长; 留佳作与世人,揽清贫与自己; 上天乃怜悯之心,神灵之庇护; 谢我三生有...

  • 小呆的谎言,根本没有骗到小玉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少年英才的王勃,洋洋洒洒写下《滕王阁序》之时,又怎会料到自己日后竟落下个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的...

  • 才子王勃

    前段时间,突然心血来潮。打算温习一下高中文言文,这才几年不背诵,有的就记不起来了。 提起来高中文言文,我最最喜欢的...

  •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少年情怀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才子。古语“红颜多薄命,才子多命短。”这话似乎就是对王勃说的。 ...

  • 才子书(一):王勃

    王勃 引子 很想给自己一个理由,为什么第一才子会选择王勃。是因为他文采风流好比皓空明月,亦或是他俊雅非凡胜于天边繁...

  • 《唐才子传·王勃》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

  • 阮籍:确认过眼神,你是个爱哭鬼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大才子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写了这么一句。 可见,王勃非常不理解阮籍有什么好哭的。...

  • 滕王阁序

    古人的诗词曲赋里,最爱的就当属初唐大才子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读,都觉得是宝贝。 王勃笔下的南...

  • 心织笔耕的王勃

    唐朝不仅国力强大,还盛产才子,神童尤多。王勃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六岁时王勃便能作诗属文,如果说这在奇人辈出的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位溺水而死的才子,最后一位与王勃遭遇惊人一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bf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