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的Tony老师不懂你”,差不多是个连我70岁的姥爷都知道的梗。
顾客和理发师之间的矛盾,像极了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博弈,也不完全是,毕竟,一旦迈进理发店,你只能乖乖做一枚任TONY宰割的羔羊,这时的经济行为,只能定义为单一的卖方市场。挣扎?没用的。你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已经在你选定这家理发店的一刻,消耗殆尽了,
为纪念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索性鼓足勇气,在饭后偶然间迈进一家理发店。
不太抱希望的和我的“Tony”表达了我的诉求:不求艺术,但求剪短。
“Tony”老师自然信心百倍地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
说实话,作为一只在边远郊区图书馆深入浅出地女博士,我已经对自己的形象没有太高的要求了,更何况在这样一个不可以报太高期望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手里,只求少修边幅,只求千万别残。一句话概括:对于这件不在计划内的剪发之旅,我几乎没什么太高的心理预期。
剪发在一片商业互吹的祥和气氛中进行着,偶有我刷刷手机,他提醒我换个角度的停顿。
理发毕,我毫无波澜的起身,准备离开,小哥哥若有所思的过来建议了我一下:“我给你加一个波浪卷吧,觉得适合你。”作为一个深谙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定律的女博士,怎么可能被这种诱敌深入的把戏给骗了,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来吧,你试试,正好我没尝试过。
仍不抱期待的低头玩手机,任凭我的Tony塑造我的秀发,
抬头地一刻,我被自己惊艳到了,很自恋的说:emm,我竟然又如此妩媚地一面,这Tony真是Tony中的战斗机!!!
一阵寒暄,互道谢意后,我离开了。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下,被Tony老师征服的瞬间。
忽而脑海中,飘过几个感想,可能不适用于剪发:
1.有时候做事不要太刻意,无疑插柳柳成荫。
2.做事不要报百分之二百的高期待,人生在世常常事与愿违,何不给自己留个戏剧化的留白呢?这份苍白的等待间,生活可能会给你一个未知的惊喜。
3.不要对自己的惯性太过执拗,有时候别人给的建议,也许会真的适合你,不妨试着放平心态,去接受一下,去尝试一下,去改变一下。
4.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可能并不是非要绞尽脑汁的去和Tony和解,放轻松,学会和自己和解,也许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