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小花老师建议涵涵去私立学校读书,涵涵答应了。
我跟涵涵聊的很好,给了他一些鼓励。
爸爸有些顾虑,跟涵涵聊了一下,涵涵态度忽然360度大反转,坚决不答应去上学了。
爸爸的担忧,是担心涵涵去了学校以后仍然退缩回来,在家呆着。
私立学校的学费很贵,老师跟涵涵强调过,涵涵表示为了学费也不能回家!爸爸也是同样的观点,涵涵就退缩了。
分析舒缓
在我青春期的时候陪伴我的是我的姨夫,他是我最敬爱的人之一,是我认为最有智慧的人之一。
他愿意陪我,听我说,也愿意跟我说,所以我有事情也愿意跟他分享,向他请教。
我发现跟父母相比我更愿意跟我姨夫说,同一件事情我表述的是一样的,我父母和我姨夫的反应也差不多,但是我的感受却截然相反。
同样的事情,他们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是一样的,这点是我认同的。有差异的是他们对异议的表达。
不知道是我的想法不同,还是他们的表达确实不同,我总觉得我姨夫提出异议是很客观的,是为了和我探讨,让我想的更全面。
我觉得我的父母提出异议更多的是质疑,怀疑我是不是想的不周全,或者质疑我即使想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到。
我对他们的反应异常反感。
我妈曾问我:“同样的话为什么你姨夫问你,你就能跟他正常讨论,为什么我们问你,你就这么反感?”
我的回答是:因为你是我的父母,他是我的姨夫。
我的内心里父母是我最亲的人,应该是最理解我最支持我的人,是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我他们也会无条件相信我的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实的支柱!即使全世界都会放弃我他们也会坚定地支持我的人!
所以我对他们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任何人怀疑我质疑我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不是最了解我的人,我可以解释。
可是父母不一样。在我心里父母是不需要我言说他们就应该是最相信我的人!
我可以解释一次,但是如果我解释过了他们还不放心,我觉得这就是对我的不信任,对我的全盘否定!
连一个外人都会全力的支持我鼓励我相信我,我最亲的人却做不到!他们连一个外人对我的信任都没有!这是一个多么让我绝望的事呀!
总结
养儿方知父母恩。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理解了父母的担忧。
任何一个外人,关系再好,都只是面对面的时候的那种交流与关心。那种担心、那种牵肠挂肚是暂时的。
父母不一样,父母的担忧更多,顾虑的更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孩子,想着如果有了不好的后果会怎样。
父母永远做不到像外人那么淡定,那么客观。
爱本来就是一个主观的事情。
如果连最爱的人都能客观的考虑是非对错利益得失,这还是爱吗?
让父母不担心,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孩子想要的是鼓励,是信任!
他有八分把握,有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他能升到九成九!
他有十分把握,有了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他能降到六成!
不否认有的孩子适用激将法,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适用。
而且激将法一次有用,次次用也就失效了。
不论我们有多少担忧,我们都应该试着相信孩子,把孩子的生活交还给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忧,有自己的顾虑。我们有的,孩子也有。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