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岛百年里院的最后岁月:我们还能留住多少回忆?

青岛百年里院的最后岁月:我们还能留住多少回忆?

作者: 袋小鼠趣活动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6:16 被阅读0次

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里院对于青岛来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符号,而对于许多老青岛人来说,里院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记忆。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开始离开破旧狭小的里院,陆续搬进了高楼之中,曾经艰苦的生活条件不复存在了,当然,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相处了几代的老邻居,里院里存在了近百年的欢声笑语。

住在里院的人们,童年里总不缺少玩伴。

这个建筑,便是里院。

里院

最初模样

虽然一层多被用作商铺,但从里院入口的木门进入内院,便是住户生活交往的地方。

《汉书·食货志》中称:“在野曰庐,在邑曰里。”“里”为商业,“院”为居所,商业功能与居住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院落,诠释了里院的内涵。

不像《知否》、《大宅门》般,院门一关,勾心斗角,青岛里院院落中,邻居们谈天说地,孩子们嬉戏打闹,欢笑声不断响起。

能有如此和谐的邻里关系,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

1898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人口迅速膨胀,本土商业迅猛发展。期间,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格网规划,因此形成了不规则四边形、五边形等街区形状。而欧洲的联排式住宅,在20世纪初叶,随沿海租界的开发而大量建设,并在各地本土化,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里院建筑业随之应运而生。

青岛里院可说是当时青岛社会的一个缩影,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共同居住在里院中,共享庭园、走廊、楼梯,他们在生活中结成了亲切和睦的关系,也逐步形成了青岛独特、温馨的“里文化”。

里院

建筑特点

若从高处俯瞰,里院的颜色都极为相似,皆为红瓦绿树。但若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每处里院的形态略有不同。

尽管形式都为四周住人,中间合围天井为市,但又分为“口”字型、“日”字形,“凸”字形,甚至是多边形。

这是因为青岛地势与其他城市不同,高高低低,蜿蜒曲折。不少是通过劈山填沟造出了平地,才能在此基础上搭建建筑物。里院亦然,依地势而起,把每块土地都利用上了。

里院的四周是几层高的楼房,房顶都是坡型的,上面铺的是红色瓦片;楼房围出来一个天井式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个大门通往外面的马路,大门关起来的时候,里院就像一个小城堡,可以与世隔绝。里院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在1922年叶春墀在其编写出版的《青岛概要》中,将里院称为“华洋折中式”建筑。里院的底层一般作为商用,二层开始则用作居住,不仅满足了商业需求和居住需求,还极大地节省了空间,直至今天,许多楼房也是以这种形式建造的。

视线从高处落回地面,你会发现,与沿街封闭保守的风格迥异,里院内院的设计则从西式风格中抽离了出来——内院一侧设木质环廊,檐板、柱头等处常有雕花彩绘等工艺,还有廊檐上的彩绘,青砖地面与影壁墙,充满中式古韵的委婉细腻,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里院

如今再见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青岛人口数量激增。里院建筑陷入了住房供不应求,人口密度大的困境。在许多大院中,一间阴暗狭小的十平米房间里,居然住着老少三代。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扩建、乱建,早已不复里院最初的模样。

而且经过宣传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来到这个“网红打卡地”。人气兴旺,使得里院成为了饮食、商业的聚集地,可是商业宣传远高于游客对它真实的情感。

另外,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原先住在这里的本地居民大多选择搬出里院,仅留下少部分不舍得里院的老人,孤苦无依,时常拿着凳子坐在家门口,等着儿女回家相聚,“里文化”似乎也在不断土崩瓦解。

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映衬下,里院有些旧了,用一种纯真而坚毅的目光打量着时代。任凭外面霓虹闪烁,霓裳飘扬,一个个老里院依旧延续着一种本质不变的生活内核,迟暮的老人们在此兀自上演着真实的家长里短。

可以说,一座里院,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蕴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不仅是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活剧场,还是百姓故事的鲜活绘本。

时至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记录留存下来。纵时光飞逝,可回望来时路。

相关文章

  • 青岛百年里院的最后岁月:我们还能留住多少回忆?

    如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里院对于青岛来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符号,而对于许多老青岛人来说,里院更是一种难以割舍...

  • 2017,你有几份收获,你有几处失落?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 每逢节庆或者生日, 就会唏嘘时光的飞逝? 岁月的蹉跎? 我们, 留住了回忆,也留住了情意, ...

  • 愿你依然……

    愿你依然…… 文:道玄斋主 回眸处, 岁月匆忙, 多少故事抵不过年华似水, 多少回忆在经年里化作春泥。 或许, 紫...

  • 曲终人散,花凋叶残

    如果,可以留住人生,就不会拿回忆充当曾经。只是青春已不再懵懂,岁月已不再饶人,那些个流年里,是有那么些人始终没有走...

  • 【原创文集】《青春――人生的春天》

    分院: 教育科学学院院 班级: 19级预科双语理 姓名:韦丽桃 岁月是最大的小偷,偷走了光阴又留住了回忆...

  • 最后我们还能记得多少故事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写文章了,提起笔来突然就想聊聊还能记得的一些故事,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

  • 2018-03-30

    留住我们想回忆的美好。

  • 2018-01-27

    最后转眼流逝的,绝不仅仅是时光而已,婆娑的岁月,偷走了多少回忆。

  • 十年后的我们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割舍不下的情感存在,而我们努力的去留住回忆,以为留住回忆就会留住青春的痕迹,我们忙忙碌碌的为了生活...

  • 我们还能留住什么

    朋友很年轻就得癌症走了,前几天去吊念了一下。从她家回来,情绪一直不高,真的不知道人一辈子是为啥。不禁苦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岛百年里院的最后岁月:我们还能留住多少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h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