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可得而亲《道德经》10-56

不可得而亲《道德经》10-56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5-02-09 00:05 被阅读0次

看完回家,我问简简最喜欢谁。简简说申公豹。回答的如此干脆,是认真思考过的。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他没有轻易被欺骗很聪明,而且很善良。

简简有看到这一点我很意外,因为我在这里有被解读戳中:申公豹没有轻易被诓骗误会哪吒,而我是真的误以为是申公豹屠城。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看到申公豹的聪明和善良,没有我小时候刻板印象中好人坏人的脸谱式划分,这很厉害。

简简接着说,我的第二名是敖闰。看我愣着没反应,简简说裂空爪很酷,我才明白她说的是谁。

我的第三名是石矶娘娘。简简干脆把她心目中的前三名说完。我也彻底佩服,这娃儿显然不是轻易能被蛊惑的,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断标准,看起来像是捉妖队会定为潜在目标的人。

我心里没有最喜欢的,这些有鲜明个性特点的都很喜欢,但“最”就还是不要了。


DDJ-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解】
真正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随意发出号令,好为人师的,而那些经常对人发号施令,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人,只不过一知半解并不明白真正的道理。

挫伤人们之间的锐气和互相伤害,调解人们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纠纷,让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能够与世俗规则合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玄妙的大同世界”。

因此,既不能因为了解了他故而亲密无间,也不能因为已经得到了他而不再修复关系显得疏远;既不能因为得到了就加以利用,也不能因为了解了而肆意伤害对方;既不能因为了解而吹捧对方,也不能因为得到了不加珍惜而贬低对方。做到这些,就是天下最珍贵的了。

其实,这一章的理论放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理解,人们往往在不太清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跟别人讨论这件事情,其实是在到处求证。而那些真正了解一切的人,往往不会发表任何评论和疑问。另一方面,人们在了解了事情之后,总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决定和对方的关系,这同样违反了“道”的自然和公平,保持无为中正之心才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

  • 书法日课-临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第40、41、42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

  • 道德经五十六章(四)

    第五十六章(四)(2022.1.11学习)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2)

    原文: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得“道”的...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2

    第56章 知者不言 第二节 【原文】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①。...

  • 55-3 不可得而亲,

    55-3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出自第55章,意思说...

  • 55-3 不可得而亲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5–3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罗大伦《道德经》251

    第五十六章4 心中坦然,是最幸福的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悟道之人德行深厚,对待...

  • 道德经每日读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 4月25日笺谱小楷日历116🍁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 《道德悟》连载——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可得而亲《道德经》10-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ml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