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作者: 绛洞花王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22:59 被阅读1406次

写在前面的话:平常可以连续讲八节课的我,现在已经累到睁不开眼。为了这节分享课,已经足足准备了一周,中间没有午休,六点多早起,希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今天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感谢各位的抬爱。所有帮助过我的,一并记在心底。现将讲稿奉上,有纰漏明天再改。(讲稿是结合书本和我自己的心得,不足处亦是一家之言。望海涵)

散文写作有三条途径:

一、从历史出发

中国人在写作中,一直有着对历史和土地的深情。他们总是习惯回归到历史里面去找材料,或者解读意义。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虽然体裁是小说,但是,很多读者也是拿来作历史的解读的。比如,我经常会没事拿一本《红楼梦》去翻看,翻的过程中除了浏览情节,有时还要思考下它里面涉及到的历史。那《三国演义》更不用提了,里面几乎到处都是历史。

而历代诗文中的情怀,关乎土地、故乡的,更是不计其数。相信我们现在写作者在写散文时,也会不自觉地回归到这些地方。

今天我们赏析的第一篇文章是简书作者徽韵蒹葭,她也是训练营的学员。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遇见一只启迪灵魂的鸟,何其幸哉》我们先来看看里面的片段: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稀世之鸟》这本书是周涛的作品,我之前读到过其中的一篇,那是选入了中学课本里的。而周涛的散文风格非常大气,网上有一段评论,说他如“一条凶猛的河流漫过了河床”。是的,他在散文写作中挣脱了束缚,是没有羁绊的更为自由、随意的表达,因而,可以时不时看见作者充满灵性的思考。

而蒹葭的这段话对于周涛的评论也非常大气、精准,在周涛的介绍下作者随他一同走入了历史的天地,走入了自我的天地。这其实就是历史对人的影响,它会影响你主动去反思,去思考。

再看下一段: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读了周涛的散文后,作者产生了浮想联翩的感想。作者能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于周涛的“狂”,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进行独到的解读,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而正是这样具有主观性的句子,才给本文增添了厚重感。

同时,从读书中获得感悟,学会反思自我,反思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样的思想在现代很少见了,因而,能够在那么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因而,我认为整篇文章,总体上是相当出彩的。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里面有一些标点符号使用不太恰当,比如一连串对“狂”的解读,可以使用分号。另外,“的、得、地”三个词的用法有些混淆,但整体是瑕不掩瑜的!)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作一个大胆的推断:中国文化是一种向后型的文化。什么叫向后型呢?就是说历史在往前发展,我们已经一步一步走到了现代,而现代又是和过去完全相反的两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在写作中呢,情绪又偏向于过去的历史,过去的生活。

比如,我们旅行去到穷乡僻壤、荒野大漠中,或者说我们偏爱去这些地方,我记得我大学时和男友专门跑去了湘西,去看凤凰古城,其实就是在读了沈从文的《边城》以后,被他在书中所描绘的美景以及生活方式所折服所吸引。

记得当时我到了以后,那时候还流行发说说,所以我就故作深沉地发了一条说说,是这样写的:“远山如黛,素颜如画,漫步沱江,也做一回浣纱女。”听起来好浪漫好美是不是?哈哈,其实,文字是经过加工修饰的,凤凰是还算美,但我更多的却是失望。为什么失望呢?因为古城里到处充满着商业气息,小贩们会拉着你买东西,而且还一直在后面追。所以,我感觉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有出入的。相信大家旅游时也有类似的感受。

偏向追忆历史,其实就是都市人在无处还乡之后的一种对过去的深情。因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们都像无根的浮萍。家,是回不去了,都市呢,又是冷冰冰。

但是,很多作品虽然回归了历史,却缺少一种情怀。没有独特的情怀和心事,历史就不过是一些材料和物质而已。因为我们知道,写文章尤其是散文,最怕材料的堆砌,你得有能力把这些材料驾驭,从而使它为你所用。而那些已经死去的或者说成为过去的事实,就很难给活生生的思想以任何启示。很多的文学作品,背后是一片寂静、无法发出有力量有价值的声音,原因正在于此。

一篇好的散文,写作者要学会将历史、现实、沉思和追忆融合在一起。即使是细小的悲和喜,藏在文字深处,也要饱含着对于过去的深情和缅怀,也要有对于此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回应。而历史,可以成为一个纤细的切入口,我觉得类似于一个渠道,透过这个小口,能够流露出作者对于时光、记忆和生命本身的真实体验。

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无论卑微还是显赫,对于追思者,都只是一个绳头而已。绳头不难理解的,它就相当于一个由头,一个借口。从它牵出来的,总是追思者的心事。因此,历史或者说故乡,只是一个载体,历史无论如何一定是和“我”有关的历史。生命也必须是“我”所体验到的生命——写作就是不断地把客观化的历史和现实,变成个体的历史和现实。

在我看来,生活比历史更永久。因为生活是活着的历史,是正在进行的历史。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风吹过田野,小巷里的喧闹,街边飘来的酒香,一个婴孩的啼哭,校园里的读书声,鸡飞狗跳,一个女人走过之后的香水味,饭桌上冒着热气的那碗粥,等等,生活的细节,不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出现,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日常生活都在坚定地进行着。日常生活是时间长河中最为稳固的部分。所以,我们在散文写作中,可以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写起,平凡的烟火气也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情感。

一个能够写出时间和生活的力量,并在时间和生活面前公正地看待人和事的作家,她的生命一定是宽广的、仁慈的。反过来,也是一样。对于生活充满了热爱,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强的人,再加上得当的文采,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美文。

二、从故乡出发

一个写作者,他的感受、经验、欢乐、悲伤、痛苦,一定是有来源地、根据地的,而这个来源地,归根到底,就是作者的根。更通俗来说,便是故乡。有故乡的作者,会比普通人多一种特殊的情怀。我认为,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为什么神不散呢?归根到底,就是有一种情怀或者情感在牵引着它。

记得史铁生曾经把寻根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眼下活得卑微,便去找以往的骄傲。一种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这两种也不难理解,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成年人,在受了委屈之后,会分外想家,为什么呢?因为现实过的苟且,回家能够给他带来情感上的安慰。而另外一种,则相对难懂一点,这需要写作者多一些哲学思考。

下面我们来看到本次点评的第二篇文章,来自于竹桃苑的虬田老师。竹桃苑是一个神奇的大家庭,里面的人个个武艺高强。说实话,散文写作我需要跟他们学的还有很多。今天,就选了虬老师的一篇名为《赛里木湖畔的聆听》,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里面的精彩片段: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我们可以看到,便签上的这三段话,里面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尤其是环境描写。我觉得虬老师的文,经常写的大气磅礴,和上面提到的作家周涛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有些微的区别,虬老师的文章经常是长文,里面的描写可谓是信手拈来,文字功底深厚得让人不得不叹服。但是呢,虬老师的文风又是粗中有细,如果要比作《水浒传》里面的一个人物的话,我认为是鲁智深。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是建议在散文中多些描写的,我们知道,描写分为两大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而前者又包括心理、动作、神态、语言、肖像描写,后者则比较简单,只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在散文中可以常用心理、环境、细节描写。

虬老师在这篇文章里面传达了一种乡愁,但这种哀愁并没有直接挑明。而是通过城市和乡村的对比,我们看看下一段话: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整篇文章通过“声音”作为切入点,入城久了很难再听到亲切的乡音,甚至是自然的声音、内心的声音。可以说,整个情绪的抒发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的造作、呻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我们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能力却有限。比如我,记得考研的时候,我的欲望仅仅是考上,当时看着在读研的学长学姐们,就心想,我要是能考上就别无所求了。当时考上后呢,除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读了研我反而不快乐了,想要的又变了。所以,有时候我会和朋友开玩笑,我说我不能继续读博了,不然我真要抑郁了。这就是因为,欲望跟上了,想法多了,能力反而跟不上。

所以,要通过写作,回归到家园,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栖息地,以使得灵魂有家可回。说通俗点,就是你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写作,很多时候能够缓解我的焦虑,通常一篇文章写下来,那些消极的情绪也都得到了发泄。

深处都市,厌倦了城市冰冷的钢筋水泥,回家,则成了每一个疲累的人共有的愿望。因而,故乡和归家,也就成为文学写作中最为永久的母题之一。但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有家可回,也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顺利地回家。写作上的回家,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可靠的载体,把独属于作者的灵魂诠释和显现出来。

文学写作总是实与虚的互证。记得我读研时,导师曾经说过,所有文学都是虚构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文学都是经过了加工的,哪怕是真实的传记,也要有语言的修饰。但是,不能说文学从头到尾都是虚构的,它也要有实实在在的物。

实的部分,是通过经验、事实和细节,建构起一个密实的物质外壳。虚的部分,则是生命的感觉和灵魂的跋涉,是作家的内心投影。然而,现在很多散文在写作中,犯了一个可怕的毛病,作者在写作时往往藐视作品中物质外壳的建构,结果,他们的心灵探索也变得虚浮而缺乏可信的证据。这就好比盖房子,如果没有务实的砖瓦,只一味地追求房子的品味格调,试问基础从何而来呢?

因此,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散文,只有把文字写实了,找到物质的根据地了,写作的材料可靠了,阅读的信任感才会建立起来;因为读者的眼光是犀利的,他们能看出来你是矫揉造作还是有感而发。写作的材料如果出现了破绽,灵魂也就无处安放了。

而在散文写作中,渺小的草木鱼虫,皆可以成为写作者所凭借的材料和精神载体。有时候草木,便极有可能和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村庄的命运紧密相连。

文学,在本质上是写无论如何与我有关的事务,所以,中国文人推崇写物时要有我的存在——王维的诗,初看无一字写我,都在写物,但又处处有物,处处有我。

其实啊,一个作者他经验的烙印、感受的方式,都强烈地被他的成长环境所塑造。比如我写的一篇《在冬夜,点燃一盏灯》这篇文章里,我觉得我的性格就和成长环境有关。大家有空了可以去看看。

有一些作者,之所以写出来的散文没有温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只是单纯地把自己的出生地、成长地,也就是我们讲的精神上的故乡,看作是纯粹地理意义上的一个地方,但事实上正好相反,出生地成长地与个人的人生体验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生地和成长地的一事一物,都可以作为个体人生的见证人。没有一个作家摆脱了对事物的记忆,比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沈从文笔下的水,莫言笔下的红高粱。

我们知道,作为写作小白,在初开始写作时,总是从对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的基本感受写起,离开了这个支点,写作就会流于虚假浮夸,甚至空洞化。

尼采曾经说过:“一个好的作家身上,不仅有他自己的精神,还有他朋友们的精神。”在这里,我给他作了一个宽泛的拓展,也许,这个朋友,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人,包括亲人、友人、恋人,也可以指动物和植物,这些也是能够滋润心灵的朋友。

三、从存在出发

散文可以有轻逸的笔触,但在骨子里应该是有重量的。隐藏在散文后面的情与思越重,就越能打动读者。著名作家毛姆曾说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

说到散文之重,我们也许会首先想到鲁迅先生的《野草》、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贾平凹的《祭父》等等,这些文章里面都饱含着深邃的情感。

当然,清雅淡定的文字,比如汪曾祺的散文,里面照样也有厚重而坚实的情思。

我们知道,散文写作不同于诗歌创作,诗歌多依据的是想象,而散文,所依据的则是一种常识。所以,散文的厚重并不意味着要求大家用故作深沉的姿态来达到一种所谓的深刻,许多时候,散文的深,来自于体验之深,思想之深。

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在人们最不易察觉的地方,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情思和意义,或者某种哲理。因此,我们会经常发现,越是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文字,或越平常的文字,其实里面反而包含着深刻的精神。因而,好散文,不过是在平常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平常的精神空间。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说一个高校的文学硕士,在看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以后,感觉醍醐灌顶,因而,从职场中隐退,去了一个清静的地方思考剩下的时光。而之前,他是标标准准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这大概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接下来我们看看签约作者梅拾璎的《原来,我根本不了解孤独》里面有一些片段非常的具有哲理性,比如: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对于梅拾璎老师,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北大才女,简书上被人顶礼膜拜的大神。但是,其实我还蛮庆幸的,这些安心写文、不看流量和数据的人,也会被发掘,主要还是实力强。

初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有一点震惊,在人人都标榜自己孤独的时代,享受孤独、热爱孤独仿佛成了了不得的事。而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矫情的时刻,因此,应该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另辟蹊径,谈对于孤独的看法。

这篇文章既是散文,在文风上又有点类似于议论文。里面的论据非常丰富,梅姐姐大手一挥,旁征博引,从曹雪芹到马尔克斯到鲁迅,力证孤独并不常见。可以说,相当具有说服力了。

而整篇文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哲理性的思考,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生活,能够雅俗共赏。已经在某种层面上追问到了存在的意义,因而,理论深度立马上去了!

这启示我们,作者在散文创作中要尽力把自己的文章与一个更为雄伟的存在连接起来。

而这一点,是现在许多散文所不具备的。现在每天都有很多的文章被“生产”出来,注意,我说的是生产,我觉得这个词本身就有贬义色彩。在我看来,文章是可以创作出来的,但绝不可以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是什么呢?它只是类似于流水线上的产品,产出速度很快,但所有的文章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故作高深,其实呢?文章没有丝毫的温情和温度,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无动于衷,又怎么能期望打动读者呢?

现在的散文,存在一种普遍的困境,就是只有单一的维度,而散文之轻,就在于单一。除了现实这一面,作者不能给读者提供任何想象的空间,而一种没有想象的散文,必定是贫乏的散文,因此,好的散文,除了现实这一个维度以外,还必须具有追问存在的纬度。比如,在文章中要透视出对于人之为人的意义何在?大自然、神秘感或者死亡的感受。

再来看看本节课赏析的最后一篇文章,出自于训练营七班学员素衣莫莫的《仅此一次的人生啊》来看一些段落: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面,对于人生这个宏大的命题进行了思绪,前面那一长段的对梦想和现实的分析比较符合人物的心理,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后面一张上面涉及的两段文字,里面在谈到柴静采访老人之后,老人提出的一句话:“没有过深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作者的本意是想谈谈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的,但是到了下面,只用了寥寥两段话就结束了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这个地方是可以深挖的,但却戛然而止了,结尾有点仓促。

建议,在文章里再进一步的拓展,加入深刻的思考,话题本身选的很好 ,深度上去了,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

今天上午我在学校里面上专业课,老师专门留了一学期的时间讲海德格尔,在上课的时候他提过这样一句话,也想分享给大家:“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人,是与好文学无缘的。”我觉得散文写作也是一样,对于生活只有敏锐的感受力。

最后,想告诉大家,散文包括其他体裁文学的写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所讲的理论知识算是抛砖引玉,剩下的路,与大家一起同行…………

相关文章

  • 【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写在前面的话:平常可以连续讲八节课的我,现在已经累到睁不开眼。为了这节分享课,已经足足准备了一周,中间没有午休,六...

  • 【365免费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时,我的整个思绪是错乱不堪的。很多时候,对于许多事我都力争完美。有时候,细致到一个句子的锤炼。 当...

  • 心路拾遗

    早上6:00,无戒老师准时开始了她的早晨分享课。今天是无戒365天写作行动正式行动的第一天,是无戒军由练兵转到写作...

  • 【无戒学堂】坚持写作一年,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无戒90天写作营,每个周末的晚8点都会有一堂分享课。 昨晚分享的嘉宾是来自无戒365训练营的优秀学员、早起成长营...

  • 关于素材的来源

    昨天是无戒学堂365行动营开课的第1堂课,无戒老师讲得写作的基础课一——关素材与创作。 好像大多数初学写作的人都有...

  • 多读、多想、多写,文字自有力量——无戒学堂2021年度日更第13

    无戒学堂365日更营的同学们每日写作进入了第四个月,无戒老师的年度课程也来到了第13课。 从上一节课开始,无戒老师...

  • 365硬核读书营开营了

    在二月份参加无戒学堂的30天创意写作营时,又报了无戒学堂的365天硬核读书营。这是无戒学堂推出的新课,由无戒学堂的...

  • 佳丽二人行(无戒和卡卡)

    无戒365极限写作挑战营发起者,也是365的讲师,简书签约作者,日更达人。365开了半年的时间,无戒要求大家一周五...

  •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今晚,是无戒学堂365夏季年度写作营的结营礼。去年7月1日,夏季年度写作营开营,我进入无戒学堂,在无戒老师带领下,...

  • 故事与创作

    无戒365写作课进行到了第三课,主题是故事与创作。 故事是写作的根本,任何题材都离不开故事,写好故事,能够帮助我们...

网友评论

  • 彧璇:受益匪浅,果断收藏,继续学习消化!!
  • 11山山:今天又读了一遍,有新的收获。😀
    绛洞花王:@11山山 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大牛很多呢
  • 三只火耳:写得真好,值得反复回味。👍👍
    绛洞花王:@故衣 谢谢,新的一年,平安喜乐🌺
  • AB774卢卢:孤独文章确写得颇俱大气和哲理。有些人总以为孤独是不合群。其实不是的。
  • 奢米豆:不是中文专业,对好书的解析较少,但是我认为写小说必须要看一些好的散文,能够从里面吸收思想、词汇、一种情怀。散文带来的素材是很多的。
    绛洞花王:@昱离离 是的
  • 米喜:讲得好,也写得好!
    绛洞花王:@米喜 我们是最胖的七仙女
  • 铁妩:绛儿用心,听了分享,又看了文章,收获满满。🌹🌹🌹
    绛洞花王:@铁妩 我昨晚看到你了姐姐
  • 疏林红叶:太好的一篇文!
    绛洞花王:@疏林红叶 谢谢啦
  • 陌上红裙:厉害了,我的绛儿🌺🌺🌺
    陌上红裙:@绛洞花王 他们说,只有大神才有资格去听,向来自卑的我没敢大声对他们说:我虽然没有资格去听,但讲课的是我的绛儿妹妹,我是大神的姐姐呢✌✌✌
    绛洞花王:@陌上红裙 姐姐不来听课😭
  • 夏如虹:美女讲的真好,跟你学习,受益匪浅。
    绛洞花王:@演林 恭喜你get到了重点
  • 井底女蛙:辛苦了,很棒
    绛洞花王:@井底女蛙 蛙姐声音好听
  • 209b99b07b8e:听了老师的分享,再继续看老师的文,记忆深刻,谢谢无私分享。
    一直很喜欢散文,从现在开始,学好每一个字,练好每一个字
    209b99b07b8e:@绛洞花王 谢谢,从来没想过会写文章,以后就像名字一样慢慢学习
    绛洞花王:@慢慢走的蜗牛 我喜欢你这个名字哦
  • 简玦:感谢分享😀
    绛洞花王:@简玦 😍🌹
  • 三叶草青青:先收藏再学习 谢谢分享
    绛洞花王:@三叶草青青 可以的,好好听😝
  • 沐玉声声:大写意散文,让弱不禁风的散文,走出了新天地。
    绛洞花王:@玉声来 这评语这么高,可是我咋就这么喜欢
  • 见伊:花王妹妹的分享,有情怀有见地,引我好好深思呀,学习了!
    绛洞花王:@见伊 姐姐呀,你老夸我,我都飞了
  • 绛洞花王:没听的可以回听哦,反馈都说收获很大
  • 李晓欣:听到你声音了: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绛洞花王:@流浪之羽 中规中矩,我怎么感觉不是个褒义词呢
    流浪之羽:@绛洞花王 哈哈,挺好的。中规中矩,有老师的范儿~
    绛洞花王:@恕平生 怎么样怎么样,我要你和小羽的反馈,长亭的我已经收到了😝 @流浪之羽
  • 209b798c09b3:我收藏了,再去消化消化。有魂灵的写作需有神的牵引。
    绛洞花王:@芬一四川_bf2b 这评语很高,我喜欢😍
  • 南贝叶:又特别又有力的分享,厉害,厉害~
    绛洞花王:@我是刘小刘 小刘也很棒,一直在首页见你
  • 临溪为砚:好棒,听完你的课感触很多
    绛洞花王:@临溪为砚 谢谢哦,等着你的分享
  • 徽韵蒹葭:一直偏爱散文,听了花王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自己的拙文能够被选出来评讲,真的是荣幸之至!至于那些错误我已经改过来啦,以后一定得注意点😀万分感谢!💐💐💐
    绛洞花王:@徽韵蒹葭 其实对你们有帮助真的很开心,说明辛苦没有白费。而且是这么大的收获,我觉得你是非常有潜质的,比我起步时好太多。比心😘
    徽韵蒹葭:@绛洞花王 花王老师那点打赏真是不值一提,这篇拙文能得到你的认可内心真是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大概你自己都猜不到这带给了我多大的鼓励,而且你的课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绛洞花王:@徽韵蒹葭 哎,真是乖宝宝。只是你的打赏太大了,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 11山山:昨晚听过后,今天有看一遍,很有启发啊😄
    绛洞花王:@11山山 好好学的宝宝,早
  • 素衣莫莫:很受用,谢谢了,以后写点字:joy:
    绛洞花王:@素衣莫莫 尽量延伸拓展哦
  • 无戒:美文。
    绛洞花王:@无戒 早☕🌺
  • 君子芊芊2:醍醐灌顶😀😀
    绛洞花王:@君子千千 这个词用得好😝
  • 七徽:有见地和情怀~
    绛洞花王:@七徽 七徽出手不凡,看好你
  • 丛铭:感谢分享
    绛洞花王:@丛铭 有收获就好
  • 晴天的天:深刻,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绛洞花王:@晴天的天 姐姐,学习这个言重了,给个反馈还是可以的
  • 彪悍另一只猫:谢谢分享。我要慢慢消化。
    绛洞花王:@彪悍另一只猫 嗯嗯,干货满满。加油
  • 断鹂:深刻极了
    断鹂:@绛洞花王 :relieved:还有点不自信呢
    绛洞花王:@断鹂 下一次表扬你🤓
  • 月儿上山了:学习了,收藏后再读。
    绛洞花王:@月儿上山了 谢谢月儿姐
    月儿上山了:@绛洞花王 听了,声音好美。
    绛洞花王:@月儿上山了 姐姐去听了吗🌺😝
  • 孟小满:还要再读,体会
    绛洞花王:@孟小满 小满总这么可爱
  • NANCY华枝春满:讲得太好了,我熬夜听了回放,最近正迷茫不知如何下笔呢?我暂时的目标就是写散文,这堂课真的就是一场及时雨,非常感谢,以后要多向你请教。
    绛洞花王:@风悦人长安 态度非常好哦,有潜质
  • 473adb896067:这种好文肯定是先收藏慢慢学习感谢花王老师
    绛洞花王:@绒绿酱 喜欢就好
  • 绛洞花王:睡了各位,明天说 晚安
  • 芳菲晚:果断收藏,你太完美了
    绛洞花王:@芳菲晚 姐,我只是有点强迫症😝
  • 虬田: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绛洞花王:@虬田 老师都这么谦虚,没法活
  • 8215aa9d2733:赞一个
    绛洞花王:@惜有 乖,棒棒哒
    8215aa9d2733:@绛洞花王 听了你的课,昨夜三省吾身,决定从熟悉的历史出发。感谢分享
    绛洞花王:@惜有 赞一个,嘻嘻😝

本文标题:【无戒365分享课】散文写作的三条途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x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