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综合征”的女人最傻
其实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状态,心理学上叫“冒名顶替综合征”:
1. 没有办法无条件的接纳自己,认为真实的自己不配拥有现在的一切成就;
2. 对外界缺乏安全感,即使受到关爱,也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
她们在说话、做事时,也会格外在意别人的反馈:
他们刚刚说话的态度怪怪的,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他今天不和我出去看电影,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如果他发现了我真实的样子,会不会离开我?
由于无法从内心真正接纳自己,也无法将取得的成就内化为自己的能量,所以她们需要找到一个情感的连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哪怕那个连接是病态的,哪怕明知道对方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说服自己停留在这一段关系中。
自我怀疑者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的感受,她们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一句话:“我不值得现在拥有的一切”,而其具体表现,也各有不同。
1. 只要你爱我,我什么都配合
“你们有过那种不知道怎么就分手了,怪自己我不配的经历吗?”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中,辩手大王的灵魂一问,让在场的众多女孩红了眼睛。
在大王的叙述中,她被很多男人骗过,而自己,是个绝对付出型的爱人。
“别人给我一颗糖,我就想给他开个厂;别人送我一朵花,我就想为他赚钱养家。”
这种感情的逻辑是:只要有人爱我,我什么都能配合。
只要我一直付出,他就不会离开我。
因为一直以来,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好,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这是严重的“自我价值缺失”。
2. 只有你爱我,才说明我有价值
曾经在微博上发表过一个观点:“一个女人因为不够优秀而被提出分手,需要检讨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过。”
3. 明知你爱我,可我仍旧不安
这种类型的自我怀疑者和讨好型人格不一样,她不会无底线地讨好,可能会故意疏远对方,甚至制造一些矛盾刺激自己的爱人。
明明很在意对方,却总是用别扭的方式将对方一步步推开;
明明想说的是我爱你,说出口的却是我不在乎。
表面上看来,她们挺“作”的。
但这恰恰反映了一种自我否定——他爱的一定不是真实的我,一旦发现我没有想象中的好,他就会离开我。
她们的“作”,是一种深深的不安。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只是想确认自己是否配得上无条件的包容与爱。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自我怀疑者,本质上都非常缺乏自信。这种不自信往往来自于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
因为缺少爱,所以无法去爱和接纳那个“不够好”的自我,所以格外需要别人的认同、重视与呵护。
只有在被爱的感觉里,缺爱的自我得到了滋养,才会感觉良好,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没有恋人可以弥补童年时被拒绝被忽略的伤痛。
越是需要爱的人,越是会在追爱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栽跟头。
就像银行只愿贷款给不缺钱的人一样,真正的爱只会降临在不缺爱的人身上。
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两个人的用心经营,而不是一个人的卑微索取。
爱情并不是一件等待或寻找一个完美爱人的过程,它还涉及到一个人爱人的能力和成熟的人格。
如果你是一个自我怀疑者,与其等待别人来拯救,自救,或许更加有效。
卢悦老师给了我们2个建议。
1.开启自我的内在对话,尝试与自己和解。
或许你每天都在自责和怀疑,觉得自己始终有两件事情做不好——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其实,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或许你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只是心里负担太重。
2.承认自己内心的恐惧,与伴侣共同面对。
坦诚,永远是面对感情最好的武器。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伴侣自己的怀疑、迷茫甚至是恐惧。
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拿出纸和笔,把自己所有恐惧的地方写下来,完成一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