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我觉得时间过得快还是有几方面原因的,第一是听说过今年的风水还是啥的跟往年不同,会从感觉上觉得时间过得更快;
第二是自己在同样的时间里做事少,所以总觉得好像啥都没完成时间就过完了;
第三是注意力放在外界,没有放在自己身上去感知,也就是你所说的神不够凝聚,总在看外界而很少反观自身。
奶茶这个新闻就是一种人情世故的潜规则,如果别人请了,而你不请回去,先不说自己心里能不能过得去,你还要担心别人在背后怎么议论的,这想起来还是很可怕的,流言蜚语传多了就以假乱真。
这个末法时代的说法,我觉得不用太过焦虑,因为有起有落,说不定还会诞生许多新的伟大人物;
就像历史终皇朝更迭时,总有一些人像是珍珠,在长河中发光,黑暗不会一直持续。
崩塌和重建是一个循环,你还记得《三体》里面有个游戏吗?
那里面的人可以脱水变成一张人皮,只要把人皮泡水又能重新复活,而每次他们要应对的除了超级严寒,是三个太阳同时照射,导致整个世界无一活口,而随着游戏下一轮重新开始,人类的朝代又会重新开始演变。
现在本就是信息过载的时代,加上有了AI后,相当于随时都能查到所需的内容。
可是信息不等于知识,也不等于智慧,信息没有被利用起来时,量再大也不能发生质变。
而知识在不能对现实产生帮助时,它不能变成智慧。
不知道你如何定义什么是智慧。
我认为智慧是将知识进行实践、总结、再次实践的闭环,比如说第一次运用玩某个技巧后,分析下一次如何用的更好,
而不断推进同一个知识点的使用,就会让自己用的时候越来越顺手,也会比刚得到知识时有更深的理解,这些更深的理解是构成认知的重要部分,当每个知识点都变成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后,做事和生活就更有逻辑。
可是很多人都不是以凝聚智慧为目的的学习,他们享受的是学习和输入的过程,至于学回来的东西有多少能用起来,只有自己知道。
你说到的跳出内卷哪有这么容易,首先一个人要看清自己在圈里的位置,其次才是改变。
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别人赚钱他也跟着定目标要赚钱,反正赚钱准没错;
可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想把这一生活成什么样,他们内心都不知道,而孩子呢,家长只知道孩子优秀了就给自己长脸,都不想落于人后,所以为什么说人都有执念,且不能轻易放下的执念。
执念就像包袱,背负的越多其实月累,而太过忙碌的人不会停下来跟自己对话,也需要再他人的引导下才能发现幸福的真谛。 我最近发现读书有两种,一种是把书读薄,一种是把书读厚。
这两者是不冲突的,把书读薄指的是找到一本书认为最精华的部分,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细品精华部分内容,而把书读厚是在这个基础上去拓宽应用和相关的知识,产生更多的关联点,加强与自己认知体系的关系。
感恩今天下班的时候没下雨。
感恩跟家人一起愉快的用餐。
晚安心语: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无论外界变成怎样,选择乐观还是悲观你都有主动权。
晚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5年5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