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看到的感想,关于北京。
小时候看《北方有佳人》、《月牙儿与阳光》、《京华烟云》,觉得北京应该是这样的:如同玩的迷宫游戏,七拐八拐的胡同里存在别有洞天的故事,紫禁城的余晖环绕着这片京畿大地,长袍马褂的老舍先生笔下是夕阳色的北平四九城~
后来看《啼笑因缘》、《末代皇帝》《穆斯林的葬礼》,城市甚至王朝的兴衰不过是小人物一个一个叠加的命运,皇公贵胄也逃不脱,历史的滚滚洪流碾压的首先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从上到下,轰然倒塌~
后来大概算北方的文艺复兴吧,吹小号的崔健和出口香港的王靖雯,抑郁的朴树和贫嘴的矮大紧同学,一口京片儿就是各种作品的质量保证,这是外国人最爱来的地方,这是一个窗子,也是一屏电视机玻璃,从里面看到的是远方的远方。此时是《血色浪漫》和《老炮儿》吧,那股屌气,傻得可爱。
后来就是赵宝刚三部曲里的北京,陈思诚的北爱,男人帮女人帮北京女子图鉴的北京。此时感觉那里就是一座金色宫殿,想不出其他的颜色替代,任何七彩斑斓都汇成金色,再印上每个人的故事,埋没在另一种金色里。
现在的北京,娱乐圈里神秘高冷的京圈儿,东直门今年中內370+的最低分,爸妈的同事炫耀他们北京工作上学的孩子,我周围的各色同学也削尖脑袋趋之若鹜的地方。
师妹A,考研时说:我研究生考不上了,我男盆友在北京,我要去北京找他。
高中同学B,西部211校毕业,头也不回去了北京。
初中同学C,当年奥赛全国一等奖,北京著名高校,毕业留在北京,大概是程序猿吧。
高中小伙伴D,文科生,天之骄子,北大法硕,在我各种考公的文科小伙伴里简直是清流,毕业北京某律所。
高中小伙伴E,文科生,本硕都不在京,考公,北京。
高中同学F,本市某公子,今年结婚,对象京畿农村。
大学一师兄E,父母在京工作,没有选择,只能考京。
肉眼可见的人口流动,心惊肉跳。
我坐北京的地铁,都不由自主地脑补每个行色匆匆的路人曾经是哪里叱咤风云的骄子。
然而现在,A师妹和B同学在同一个公司卖房子。
有时候盯着地图,从秦岭淮河线划线,南方有灯,北方有黑暗,但是还是有一点亮光的,那里就是北京吧。
是龙脉,是眼睛,是珠宝玉石
也是下水口,百慕大和乏氧层。
这样看还是江浙沪比较聪明,地气轮流转,钱在手里,自己可以造个龙脉。
但是江浙沪也有软肋,生意人讲道理,遇上不讲道理的统治者就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南京三十万冤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