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变法、连横、远交近功、集权,盘点秦国自孝公后历代外相治国方略

变法、连横、远交近功、集权,盘点秦国自孝公后历代外相治国方略

作者: 古今猎奇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05:03 被阅读47次

英雄莫问出处,人才莫问国籍。秦国用人历来不拘一格,任人唯才,而秦国的外来人才也为秦国献计献策,为秦国的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秦国自孝公以来历任外相及治国方略。

1、商鞅

辅佐君王:秦孝公

职位:左庶长、大良造

国籍:卫国

治国方略:变法强秦

政治上,商鞅改革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贡献: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商鞅

2、张仪

辅佐君王:秦惠王

职位:宰相

国籍:魏国

治国方略:连横政策

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贡献: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张仪

3、甘茂

辅佐君王:秦武王

职位:左丞相

国籍:下蔡人

治国方略:不详

贡献:曾说服秦武王让他进攻韩国宜阳,斩首六万,终于拿下了宜阳。

甘茂

4、范雎

辅佐君王:秦昭王

职位:宰相

国籍:魏国

治国方略: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近攻三晋(魏、赵、韩)远交齐、楚的外交策略。

贡献: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辅助秦昭王,让昭王时代成为和孝公时代、秦王政时代(称帝前的时期)并驾齐驱的重要时代。

范雎

5、蔡泽

辅佐君王:秦昭王、秦孝文王

职位:宰相

国籍:燕国

治国方略:不详

贡献:献计秦昭王攻灭西周。

蔡泽

6、吕不韦

辅佐君王:秦庄襄王

职位:丞相

国籍:卫国

治国方略:《吕氏春秋》

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贡献:辅佐秦庄襄王上位。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吕不韦

7、李斯

辅佐君王:秦王政(秦始皇)

职位:丞相

国籍:楚国上蔡

治国方略:帝王之术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贡献: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而且,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李斯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法、连横、远交近功、集权,盘点秦国自孝公后历代外相治国方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gj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