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中药相遇相知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作者: 永刚中医药资源对接共享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00:27 被阅读22次

中医药爱好者:中医亡于中医大夫。很多中医多开药,加长病程的手段来谋生存,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延误病期。为了生存,却忘了初心。

杨大夫:现在病人一开口都是多少钱能好,多少付药能好,缺从来不想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好像把大夫给他看病当成了交易中心。主要问题在于西医的管理模式,而不在于医生,而是体质的缺失和道德与法治的伦桑

中医药爱好者:一切向钱看,中医药也不例外。钱不好使的郎中找不见。

杨大夫:你的观点颇有道理,以前的药材诞生于农耕时代,都是野生的,没有污染的。可是现在呢?你是没有找到罢了,不是所有的大夫都是你想象的高度。

我只是用疗效说话的大夫,加之现在的患者忌口的人真不太多,还反问大夫,那就没啥吃了的话,等一些很严峻的问题~

比如一个患者因为气裹湿食的患者,因为心态焦急,吃了一个大夫得药,觉得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效果,就又去换大夫,结果这样周而复始了几十个大夫,结果形成了严重的很的病,找我,坚决不能吃牛羊肉和夜饭,可是呢!忌口包月后因为吃了牛羊肉后又加重。现在的啥人都有,现在没有几个患者完全听大夫的。

开药的话,如果发烧,甚至高烧,或者从医院住院了几次得病人,因为感冒的,还真不会多开,最多两剂,两付药是最多的

现在的大夫基本上都是巡回坐诊,而不是在一个店里长年厮守终生,二十个小时那样干活。他每次为啥要开六副药,七付药呢,主要他要算清楚。下次复诊的时间,不让患者从北郊,因为把上次药吃完,再去抓两副药跑到南郊去,那么远,谁愿意去。

魏大夫:还有,有的中医大夫开药多,不仅仅是想从中挣钱,有的病人路途遥远很不方便,所以开七副,十副药,我想也不应该一概而论。

小儿用药,我初次也都是二剂,很小

前段时间治疗了一个病人,男,治疗腰间盘突出,我们给他针灸和吃中药,加上验方药热敷。腰好了他腿疼,就说我本来腰就不疼,现在把弄的腿疼了,这把我们那个中医副主任医师整的没办法,过些日子又说腰又疼了,反正就是胡搅蛮缠。那天非要等我去给他治疗,我对这种病人也不客气,我说现在脑子乱的很,治不了。

医者仁者也,到我这儿来的所有病人,不论你有钱没钱,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高级知识分子,我都是一视同仁,认真的以我自己的医术去诊治。但是对于那些胡搅蛮缠的病人,我直接对不起不奉陪,你找别的专家教授给你治去吧。

杨大夫:再加之现在的患者,有时候主要在于大夫的诊病,他会把自己的病情隐瞒,你给他号出来脉,说他做过什么手术,你把他腿拉起来之后,他腿上明显打得钢板,他都说没做过手术。唉,现在的人真的没办法说。有些都胆囊摘除了,他说没有,舌苔上一看就是胆囊摘除,结合脉象,就完全可以下结论的。还有些人做过手术之后,他的胆结石还会发作,他说胆囊摘除了啊,他不会认真对待这个情况。

魏大夫:作为在正规医院中医科治病,和咱们在诊所治病不一样,你们用经方简单的治一种病,或者是清楚几种病。可是我们这儿不行,病人有几种病,你治治好其中的两三种,他就认为你没效果。所以我在临床治疗中,就喜欢用合方,而且药的位数也多,量也多,但是我觉得不要局限性药的味数多少要,以病人的症状和辩证为准。

杨大夫:对啊,我其实也喜欢用几个方子的合用方,方子在于灵活的加减运用,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要求和目的。这样患者才能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地跟着我们去走。跟着我们当我们的终身粉丝。如果说我们把中医细分科,肾病科呀,呼吸科呀等等,单病种他不会那么治的,而且看单病种的人,他不会考虑全身的整体状况,中医的精髓,中医基础的第一句话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魏大夫:我在临床诊脉,有好多病人我诊断心脏有问题,他说好着呢,我说你去做心电图,做完心电图,报告是正常的,但是有时候在标一标二或者是在V1,V5,波段就ST段的抬高。还有个病人脑梗,通过舌诊后病人说没有,那么你就做CT去,而且我给讲清楚,给你做这些检查,并不是说我把你的病没诊出来,而是再看这个病到什么程度了。证实了我的诊断。

前两天我诊治了一个副教授,当时我怀疑他有脑梗,但是他说没有,我就是按那个去给他治了。3剂中药,结果有点效果。

三副汤剂舌象的变化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这是那三剂药的处方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杨大夫:一般我不太借用这些检查报告。,好多人拿着报告单来看,我说不需要看,几百年几千年,以前西医没有进入大陆的时候,看病的大夫是不需要报告单的,也没有什么检查设备,怎么病都整出来了。好多你像中风的病人。它包括的脑梗呀。中风呀,歪嘴风呀等等的这些。这是风症病人他都称为中风。但是你给他打个比方说,这个人脑梗塞了,他就说他不是脑梗。他是腔梗,腔梗和脑梗是不是一个东西,他就压根儿就不知道。现在这些人真的不好说。

魏大夫:我并不是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来诊断病,有的病人并不信服,比如说他心脏有问题,他说好着呢,那就让事实来说话了,做个心电图,结果新增报告是信息缺血。

杨大夫:有好的大夫,好的药品,还有患者的完全的信任。这很关键,我给好多病人也说。疗效来自于双方的信任,好大夫的真心诊治和药品的质量好坏,而不在于什么水平。什么博士后导师等等的这些水平之类的东西。

另一爱好者:我看,中医只对信任您的人看,不信任您的人,开什么没用,心里抵触,只渡有缘人

小编评论:从平时交流评论来看,中医药从业人员和爱好者群体在观点表述上差异很大,从业人员大多能客观评价问题,爱好者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偏执一段,希望能增进沟通,相互理解,熟悉一分,认识就全面一分

爱好者由于非专业人员,对行业的认知带有片面性,仅凭借自身经历或所闻之事下结论,应该坦诚,多请教专业老师,而不是质问

简单语音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指出。

最后是小编微信,热爱中医药,专业老师,中医药爱好者,在校生,可以加微信认识一下,相互增进交流,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中医药爱好者:中医亡于中医大夫。很多中医多开药,加长病程的手段来谋生存,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延误病期。为了生存,却忘...

  • 关于“中医将亡于中药”讨论分析

    提前声明:讨论的目的不是孰高孰低,只是希望通过交流,促进我们知识和认识的不断完善,特此整理交流资料,只为发挥余热,...

  • 中医将亡于中药

    这一篇文章,无意中被我看到,我不知道写作者是谁,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一直都很信赖热爱中医中药的老百姓,除了心...

  • 中医真的将亡于中药吗?

    凡为人父母,应该都有过孩子感冒、发烧生病时,在医院为了打针、吃中药烦恼不已的经历。不愿打针,担心抗生素带来的各种问...

  • 中医或将亡于中药深度解析

    凡为人父母,应该都有过孩子感冒、发烧生病时,在医院为了打针、吃中药烦恼不已的经历。不愿打针,担心抗生素带来的各种问...

  • 你怎么还信中医

    一,中医不可信 为什么中医一旦形成观点,讨论时很容易被激怒 因为中医涉及个人的世界认知和底层价值观,有中医祖辈才能...

  • 保健十:讨论

    关于中医的讨论 现在好多人以“一生黑中医”为自豪了。他们或者自己或亲友在中医诊所上过当,从此义无反顾黑中医。中医不...

  • 中医十问,科学还是伪科学?

    近年来,关于中医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有的视中医为“国粹”,认为中医是根除现代医疗弊病的良方;有的视中医为“伪科学”...

  • 感恩这场月子病10——易经、中医与多成(下)

    有些人觉得中医治病疗效不好,您可曾想过可能是中药出了问题?中医将亡于中药?如果中华文化如此脆弱,那就不可能存续五千...

  • 从一次中医讨论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写这个主题,缘起于上周心学群里一次关于中医的讨论。在传统文化社群讲中医的不是,无异于捅了马蜂窝,讨论在人身攻击中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中医将亡于中医大夫”片面观点讨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q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