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们询问并不一定是需要答案

人们询问并不一定是需要答案

作者: Zenith_Swimmer | 来源:发表于2015-09-23 22:47 被阅读78次

连岳是我从大学开始追着读的专栏作家。知道专栏作家这个概念是从南方周末开始,气质上就和北方的北京青年报有绝大的区别。北京永远属于政府,而我国的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沟通总是免不了鸡同鸭讲的尴尬;南方属于市民,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有更多参与政策制定,呼唤信息公开的需求,而似乎不是首都这一方天阉的净土,从出生直接告诉你,不听话就是大学生们的下场。

这个作家给了一部分基本价值观,举例如下:毛片不一定都是爽的,体位这东西因人而异;出卖身体不见得丢人,只不过这样挣钱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尽办法挣钱,贫穷不但可耻,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自由程度,所以穷,会越来越穷;市场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好的社会就是,钱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好像今天一切事物都在证券化,钱意味着平等意义上的交换权利和人类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以及推广程度,所以,不但不厌恶钱,还要想办法让自己拥有财富。

当然也不是句句真言。

以上的事实重复八百多遍,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会读烦。

我觉得这就是连岳公众号的问题。

忘了说了,连岳的公众号是一个提问平台,所有人都可以问自己的问题,连岳选择性的回答,然后通过大家打赏的方式赚取稿费。

我知道的连岳,丁克,居住在厦门;我不知道的连岳,是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公众号存活,从他的理财文章来看,应该答案是否,不然,贫穷导致的坏心态,连岳应该也会有。

这是一个巨大的与人沟通的窗口,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永远是以下几个问题:破鞋关系;第三者关系;家庭关系;婚恋问题;金钱问题;找工作问题;男女朋友问题;前任问题……我想说,真的有那么多情感问题要问吗。

一直到出现了杜蕾斯赞助的问题后我的不舒适让我开始了以下的写作。

性的问题是不是真的重要,需要从性本身是不是只有插入式谈起。这个话题太大,有兴趣的可以找找李银河的文章来看看,我的结论,从保护自己的观点来看,当然是否。

现代生活对性的关系就必须是剥夺吗,我想也不尽然,然而我更多的认为,谈论性,应该还是先从尊重每个人的人性出发。

比如以下这样的说法,就非常不连岳:没有性,就没有爱;男女长久不爱爱,记住,那不是爱……之类的。

那么,除了广告商因素,什么是爱。这是一个比性更难以回答,或者说一个水平线上的问题。那么无性恋就一定没有爱吗,这个问题本身应该是回到每个人有对爱的定义权问题上来。甲认为正确的,乙当然可以不以为然,回到一开始的观点,连岳的角色是个人表达,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他却恰恰代表了个人表达的缺失。

那么他对形婚又怎么看,认为形式上的内容就一定是虚假的煽情吗,对丁克又是怎么看,对子女教育怎么看。

无论怎么看,都不应该看出不宽容。没有谁有权利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因为人性永远如万花筒,是我们已知这个世界上及其复杂微妙且变化不定的情绪载体,因此任何一个有关情感的结论,都下的过早,都对结果无言以对。

因为说到底,给你写信的人不需要回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宣泄的树洞。

而你,才是最需要人们提问的人。

相关文章

  • 人们询问并不一定是需要答案

    连岳是我从大学开始追着读的专栏作家。知道专栏作家这个概念是从南方周末开始,气质上就和北方的北京青年报有绝大的区别。...

  • 11.7

    正视员工离职,员工离职时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真的,我们需要通过询问来找出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并做出解决。

  • 一个不是悬念的悬念

    人们喜欢答案 并非答案比问题重要 认为有了答案 习惯便将问题抛掉 人们需要答案 问题常令人苦恼 这习惯不好 多数人...

  • 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的询问 许久没有答案 其实这就是 最好的答案 我也不再追问 到底是个 怎样的答案

  • 终点又是起点

    地图并不一定准确,重要的是启程上路。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知识需要让自己...

  • 古代文学专业考研,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经常有同学刚刚准备考研,在年初就开始询问: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到底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不需要!...

  • 询问,询问,询问

    当看到孩子带我两一起玩的贴形容词,正反义词和多音词的本子拿去学校时。 我内在那个旧有模式,跳出来指责对方,带这去学...

  • 活力黄~心之所向第二天

    人在地上的存在,本来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当人们开始询问“为什么存在”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的时候,就显示了人类的颓废状态...

  • 如何让李小璐说出那晚的事情

    答案是:交叉询问! 我第一次看到交叉询问,是看我的老师,为某假药案开庭辩护。庭审上,老师展现了强大的询问能力,将审...

  • 过度自信效应

    纳西姆曾经做过一个测试。询问人们密西西比河的长度。要求答案98%是正确的。测试的结果是40%的人都回答错了。 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们询问并不一定是需要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wi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