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说老子话写作51:为而不恃

简说老子话写作51:为而不恃

作者: 樊荣强 | 来源:发表于2024-10-02 11:59 被阅读0次

文/樊荣强

【老子·第五十一章】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老子讲万物生成的逻辑。当然,他的重点还是强调无为,他讲的万物生成的逻辑,我认为也只是一个朴素的自然观察,并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当成一种玄学即可。

首先要理解四个字:道、德、物、势。

道,就是规律,也可以称为天道,即大自然的规律。德,就是人伦,是源于天道的人世间的规则,它不是天道,但又不违背天道。物,就是物质,是肉眼可眼的东西(当然,物质是不是全部都肉眼可见)。势,就是环境,比如山势、地势、水势……都指的是环境。

万物中的每一种物品,最初都是由道凭空生出来的。这个观点对于古人来讲,非常容易理解,即使是现代,我们也在很多时候接受这种观念,比如,一个山坡上孤零零的长着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是怎么来的?谁又能解释清楚呢?我们只能猜测,它的出生,符合了天道吧?这就是所谓“道生之”。

“德畜之”的“畜”字,是养的意思。比如,母亲生下了孩子,如果不养他,他能成活吗?因此,动物生下来,要饲养,婴儿生下来,要喂养;当然,其他的植物也需要培养。不管是饲养,还是喂养,还是培养,都跟人有关系,如果人为地不养它(他)们,它(他)们不一定能活下来。

接来下的“物形之”和“势成之”就好理解了,若干相应的物质成份赋予它独有的形态,环境让它成长为它应该长成的样子。

后面的话,可以翻译如下:

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们对万物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

最后,才是老子要讲的重点:

道生下了万物却不强行占有,让万物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功高,让万物生长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本章讲万物生成的逻辑,作为万物之一的文章,也遵循这个逻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作者有所悟道,才萌生写成文章的念头,此谓“道生之”。搜集素材,酝酿思路,推敲观点,此谓“德畜之”。对着电脑或者拿着手机,奋笔疾书,从无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文字,此谓“物形之”。有合适的写作空间,有是够的写作时间,有称心如意的发表传播媒介与平台,此谓“势成之”。

相关文章

  • 【为而不恃】篆刻欣赏

    【为而不恃】 或为而弗恃,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本意为有所施为,但不强求,不强加自...

  • 老大要走在后面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生养抚育了万物却并不据为已有,为世间立下了...

  • 傲慢归零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大家都是凡人,哪怕一点小赞许,都能生出傲慢之心。 人一旦傲慢,就容易...

  • 为而不恃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风韵阅经记 又说无为无不为为世界天然之特...

  • 释放天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天才”!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周末约老婆的朋友一同带孩子游泳,朋友的孩子叫“天天”,我的孩...

  • 为人父母的境界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来是说道与万物的关系,但用以表述亲子关系,真是绝妙箴言...

  • 02-3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02-3 老子在《道德经》第02章中说:“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不有,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

  • 读《道德经》有感

    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养而不据为己有,使之繁盛...

  • 苑九芬1559:学会爱自己

    无为的爱,让万物焕发活力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简说老子话写作031:恬淡为上

    文/樊荣强 《老子》第31章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说老子话写作51:为而不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zs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