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一个高强度练车的周末,跑了几百公里,在深圳的龙华、福田、罗湖等区穿梭,被小蓉带去路边吃粿条,在停车场找车位找了半小时,在深圳北附近绕了3圈才找到目的地。直到昨晚8点回家,躺在床上9点就睡着,睡梦中一直摇摇晃晃驾驶着汽车,在路上行进。
这次经历,也让我想起很多事儿。
老爸从十几岁开始就跑车了,和车打交道的时间,比和我打交道的时间长得多——从货车、客车到教练车,学员数以千计。
如今的他,座驾是一辆迷你的小车,每天买买菜钓钓鱼,就如同阅尽沧桑后老师傅,像越前龙马的老爸那样,从职业选手退隐江湖。
我开车的技能是老爸当教练的时候教的,那个时候没少被他骂。但当我穿梭在复杂的交通环境里,才发现他骂的一些要点,是如此重要和关键,也是他多年来的心得:
“开车一定要守规矩,路不是你一个人的”
“好好走你的道,再压线我打你”
“你要会预判其他司机在想什么”
而一路上,我也在不断总结和学习,去适应深圳复杂多变的地形:区与区之间的高速路、毛毛多的分叉口、宽阔壮丽的深南大道、可以路边随便停的罗湖老城区、被电动车包围的“东方小印度”龙华区……
这和学车的环境有天壤之别:云南的山路,是那种弯道下就是高山悬崖的险峻、是那种大石头和泥石流在几米前滚落的惊心、是在泥泞中大家推车脱困的齐心,是窄小车道会车时司机之间的默契、是避让疯狂加塞的云A川A车牌……所以在学车阶段,面对的课题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景色也完全不一样——从山川湖泊,到海滨高速。
我还记得之前从广州沿海高速回深圳的清晨,看海边点点灯光和朝霞薄暮,看太阳从云层中缓缓冒头,大自然的壮美让我热泪盈眶。
而也在这个过程中,和那个开着巨大货车拉着水泥讨生活的老爸,和天还没亮就拉着舞蹈队演出、拉着工人去搭建舞台的老妈,感同身受了起来。
我经常在想,他们年轻时候,这么高强度的开车生活,是什么力量让坚持下来的。
也理解了,为什么老爸总喜欢抽烟喝酒,总是5分钟就能炫完一碗饭。因为他跑客车的时候,可以吃饭时间特别短,因为停靠的时候还有很多事要做,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也有很多经验
“陌生的地方经常没地方吃饭,所以每顿都得吃饱一些”
“出门由路,要随机应变,尽量多预留时间”
开车本就是一件脑力体力都高度消耗的事情,而如果是满载几十个乘客的大客车,就更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同时,肩负他人生命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老爸在开车的过程里更用心去琢磨,如何提升自己。而受他影响,我也养成了琢磨的习惯,下车后会回想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后面如何改进。
而这些体悟,也让我在自动驾驶飞速发展的时代,多了一个理解智能车机的角度。
假期里,鹏程带我体验他的座驾自动驾驶,从出地库到街上过路口,从避让临时停靠的汽车和穿梭的行人电动车,我感受到的是一个聪明的大脑在判断和计算,很惊讶也很好奇一切的发生,所以这个领域也成为我关注和学习的部分。
有资料也说到,其实先进优秀的车机,很多是被输入了很多老司机驾驶的经验和习惯,并不断学习迭代——也就是说,人类经验开始被传承和转化。
想起10年前,朋友在杭州,带我体验特斯拉Model S辅助驾驶,我当时也同样震撼,但没想到会发展这么快。
今年过年,回去也和老爸老妈聊到这个话题,我说,随着AI的发展,以后驾驶员会成为一个古老的职业,我们要珍惜现在可以开车的机会啊。
老爸笑了笑,拿出手机打开了豆包AI,跟它互动了起来。
2025年2月17日
于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