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谁在教育儿童,什么在教育儿童,在教育方面什么取决于教师,什么取决于其他教育者?
面对班里的孩子们,我们总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也会想:如果这是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怎么做,尤其是哪些调皮捣蛋经常闯祸的同学,真的恨不得动手。但是我们知道,不能这样做。首先,我们是老师,是有师德的教育者,我们的身份限制了我们的惩戒权。即使家长将孩子送到我们身上说无论怎样做都可以,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有些行为可以,有些行为不可以。
所以老师们,教书之前,先明白:谁在教育孩子,在教育方面,什么取决于教师,什么取决于其他教育者。
在51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
01. 谁在教育孩子?
他把我们教育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旁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塑像,使它具有灵性。这些雕塑家到底是谁?
第一是家庭;
第二是教师;
第三是集体;
第四是受教育者本人;
第五是书籍;
第六是受教育者本人结交的朋友。
我们能够看到多方力量参与到了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正向的效果,那么需要这几个力量劲往一处使,需要始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乐队,教育路上的许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但是我们知道,每一种力量都有其特点,就像苏所言,每个雕塑家都有自己的性格、风格和长处,有的时候,一个雕塑家对另一个雕塑家的风格会提出批判与质疑,会想要改动。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时候感觉在学校的教育,当孩子回到家就是另外一个方向了,这块石头逐渐变得有思想,开始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认识自己本身,从最初的迷茫到清晰,他甚至开始了自我的修改。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感到势单力薄,有心无力,那么这个组织某一环节肯定出了问题。当你碰到有些家长这样断言: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们,你们和学校是专管这件事的。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要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取决于教师,什么取决于别的教育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建议: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应当记住,你不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要记住,你的每个错误,都可能变为个人的畸形和精神痛苦、烦恼。
为使创造出来的人更完善,需要所有接触这块“大理石”的雕塑家配合行动,而教师,要成为指挥者。必须要看到每位雕塑教育家在共同努力创造的人身上干的是什么,要清楚谁在什么什么时候接触了你们的创作。只是热爱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有了解,应当有对因果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
作为指挥者,并不是要你周密地分配任务和责任,不是分部分进行的。要时常与家长交流,不仅会上谈,更多的是个别交谈。指挥教育过程者的才智,就在于不让任何一次对你们的创造物的接触不被察觉。
了解原因就是了解一切。有时对错综复杂的善与恶非常难分辨,然而,必须加以分辨,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你应成为教育科学知识的明灯,它的光应照亮创造人的其他雕塑巧匠的工作。
“了解原因就是了解一切”,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凸显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洞察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往往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教师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偏差、情绪波动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处理上,而要运用逻辑分析能力,探究背后的原因。例如,一个学生突然成绩下降,可能是因为他家庭出现了变故,导致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也可能是他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具备明辨善恶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分是非善恶,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不仅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