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你最想要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眼前立刻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廊前或灯下,伴着雨声或冬日负暄,放点音乐,捧着本书……如此岁月静好,想想都醉了。
这样的生活,其实并不难。
实在不行,抽掉廊前、灯下、雨声、暖阳、背景音乐……,抽掉所有搞情调的元素,给我本书就好。
读书,似乎这种爱好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就四处张罗找书看,自家的,亲戚家的,邻居家的,小人书,赤脚医生的医书,繁体竖排的《东周列国志》,甚至高年级的课本,找着什么看什么。
现在想来,或许最初是想偷懒来着。奶奶想让我帮衬着干点杂活,见我拿着书在看,就绝不会来打扰我,咋咋乎乎的嗓门顿时就暗哑了。
一个农村老妇人,目不识丁,却对书本、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恭敬。这种恭敬,深深地感染了我。
捧起书,我很快就沉迷到了其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我不稀罕,因为我是个女人;黄金屋,我没见着,似乎也没我什么事。
我只知道,自己在书中见着的世界是那么宽广,见着的过去是那么悠远,见着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见着的思想是那么深邃,见着的见识是那么独特,……所有这些都让我着迷。
要什么颜如玉?要什么黄金屋?我爱读书,就只因为我爱。
年轻时,手头拮据。看到好书,不舍释手,省下吃饭的钱去买书,也是常有的事。也因为经济不宽裕,那时侯愿意掏腰包的书大体都是读过,甚至读了几遍的。
工作后,手头渐渐宽裕,买书开始随意起来。不知不觉中,二三十年下来,家中两面墙的书橱都堆满了书。
有一次,老爸问我:这么多书,你都看过吗?看得过来吗?
我被问愣住了。不看,我买回来干嘛?
老公在一旁接话:她没事就捧本书在那看,天天都看的。
老公是懂我的,但看我又下单买书时, 也会感慨:现在的书越来越贵了。
贵吗?几十元甚至近百元一本,的确也算价格不菲了。但想想在外面随便吃顿饭,就是几本书的价钱,更何况,一本书,看似几十页的纸,却浓缩了作者几年甚至一生的心血。花上几十元,就能见识到牛人几年甚至一生的心智。这么一算帐,我觉得自己是赚到了。
读书,读好书,乐此不疲,夫复何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