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么多本书,你还是不会阅读?
我花了99元学到的阅读心法,现在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一、读书,从选书开始
有很多人在读书之前,都会去找大神的书单,大神读什么书,他就会跟着读什么书。
这个坑,人们通常踩进去了还不自知,我们会习惯性地以为,我们问大神要到了书单,就等于我们与大神距离更近一步,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一些。
然而现实残酷的地方就在于,这一切,都是我们在yy,你并没有和大神更进一步,沉浸在假装努力的假象中,反而会离他越来越远。
有的人,他不仅拿了书单,他还去买了其中的一本,打算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就开始看,结果翻到了第二页,书里的专业名词让他晕头转向,于是,默默地放下了书,打开了综艺。
读书的破解方法是,不要去选大神的书,因为我们看不懂,理财小白想看股神巴菲特看的财经报纸?
我保证小白会被那些折线图绕晕,被那些数字整懵,确定好定位,从最基本的概念去读不香吗?
敲黑板,干货来了。
到底要怎么选书?
选书的本质,搞懂我们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步,写下当下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第二步,从三件事中,只执行最必要最迫切最燃眉之急的一件事情。
第三步,等这一件处理完了,下一件必要的事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
第一步,他当下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可能是:①需要马上面试,②赚钱买房,③娶媳妇。
第二步,他觉得吃饱饭要紧,得赶紧找个工作,所以他立马就买了面试基本守则等关于面试的书,
第三步,等他看完面试基本守则之后,他发现自己沟通能力也不是很好,于是他去看沟通方面的书。
这样选书,才能选到那些真正能够解决我们问题的书。
二、及时化阅读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对吧?
阅读一本书,其实并不需要从头到尾读完,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所需的书,并且学以致用就可以了。
《稀缺》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如果我们要解决时间管理上的问题,看第九章《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就够了,根本不需要从头到尾地看完作者举的每个例子,因为我们现在用不上的知识,很容易会忘。
三、只字不差地阅读
为因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
看到上面这句话,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如果我不提,那你肯定不会再去看上面这段话,我现在提了,你再去看,才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能够自动将字排序,你一目十行所读完的书,可能是你大脑重装的书。
而你读的结果可能跟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
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你以为你读懂了,其实这都是大脑给我们的幻觉,我们理解到的都是大脑想让我们知道的,我们并没有吸取作者的精华。
四、学以致用
如刚刚所说的《稀缺》这本书,我们看完了第九章,没有去实践,根本不需要一周,明天就会忘记了,没有学以致用,知识还是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不是自己的。
那下次管理时间,还是会根据原来的方式安排,那花时间看的书不就等于白看了吗?
所以很多人会说,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五、读书复盘
复盘不是写读书笔记,假设你丢失所有记忆,那你要写下什么让失忆的自己重回现在的状态。
我究竟学到了什么?要怎么使用这些知识?使用知识的效果是什么?好的需要继续坚持,不好的要怎么改正?
查理·芒格说,通过贪婪地阅读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争取每天都变得更聪明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