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历程

作者: 逆行的水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8:35 被阅读186次

回顾已是100多天,从公众号每天更新一篇,也只是偶尔中断了两次。再看看以前写的文,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

记得两年前,我试图在起点上写连载,传了两章就没了下文。因为没有人关注。后来,找到一个最小说的粉丝群,加入的目的仅仅因为看过几本杂志,觉得里面的微小说有些意思,似乎能临摹,将它的技巧为我所用。那时,群主在办群刊,投了几篇过去,被告知功底太差,退回反复修改,其中一篇小说竟然反复改了一周,合计约十几小时。我才体会到小说创作多么的艰难。不比诗歌随性而发,操起数十分钟就可成文。

那时,一直纠结如何迅速提升笔力,直到看见写手圈的一个活动——每天800字,坚持30天,我斟酌再三报了名。当时的想法是,必须将自己逼上梁山,不破釜沉舟一番岂可成大业?事实也如我预计,果然写了几天后就卡住了思绪,感觉自己再也无法产出。当时,看了别的同学的作品,不免扪心自问,竟然还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可以化作文字,溢于纸上。而自己除了词穷,缺少生活观察力,等等之外,写出的句子大多是磕磕绊绊的。

为何自己的思路何等的粗糙,却偏爱写那些精巧的小说呢,也许和自己读到的作品有关,比如糙汉子王小波,比如更加粗糙的今何在。受之影响实在太大。

那次活动结束了,我休整了一个月。一方面,群刊对我的要求很严,我根本不可能每天同时两篇文章齐头并进,时间也不够。另一方面,我开始找关于写作技巧的书。无论王小波推荐的鬼才卡尔维诺,还是亚马逊热销的《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以及收集的一大堆网络作家的经验谈,我都认真的过了一遍。

再次参加第6期写作活动已是一个月之后,我仍未找到感觉,有时也只能写些语无伦次的杂感来顶替作业,虽然,条件放宽到只需500字每天便可,但字数的减少并没有降低自我的压力,我也尝试交了几首近千字的长诗,但都是改到后半夜的成果。写作群里也没有特别出众的选手,大家对于技巧和经验的交流也不多,无非停留在都看些什么书,或者时事热点而已。

那之后,我放弃了写作活动。开始看各种闲杂的书。其实,当时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记得后半夜写的诗歌被曹老师点了赞,我又回看自己的诗歌,恍然间觉得也并不是很烂嘛,至少强于我的散文。恰好,我下载的一堆闲书里有各种诗集,什么华兹华斯,兰波,马拉美,波德莱尔,佩索阿,魏尔伦,叶赛宁,荷尔德林,蒲宁,特拉克尔,保罗策兰,洛尔迦,狄兰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里尔克,史蒂文斯,海涅,辛波斯卡,杜利特尔,安德拉德,朋霍费尔,与谢野晶子,石川啄木,等等(一些极其罕见的作家我就不列出了)。这些人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当时对于外国诗人的了解仅限于莎翁,普希金,泰戈尔,纪伯伦,叶芝,拜伦等大众所通晓的人物。于是,我陷入了这六十余本诗集(还有一些国内不特别引人注目的诗人,穆旦,闻一多,戴望舒,西川等)中去了。

当然读这些诗集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半年之后我重新报名了第12期写手圈活动,没想到竟进入了火山活跃期(至于如何喷发,此处省略一万个字)。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勒内夏尔和拜伦光芒合体后便产生了我第一天的作业——诗三首,有人说写得好,但实质上当夸那两位大诗人才对,我不过是套用了句式,才产生了惊鸿一瞥。但这并不是好的开端,第二天我又陷入词穷的状态了……

转机是很多天后才到来的,仍因为诗歌。突然之间灵感涌动,喷薄而出,一天内连写三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总有新的敏感点产生。也许这就是量变堆积成的质变。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临听风、初晨、燕子陵、王小麦、王佩,等等,观察其谈话、记录、文章、经历,总会出现多多少少的收获,技巧、创意、思维方式,广义的或狭义上的聊天,制造出各种文体、各种题材、各种学习方式。

这便是进步,可以自我感受到的进步。此时,无论用多么准确的语言,都无法精确地描述这种神奇的感觉。正如康德所说,我们无法认知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每个人走到当前这一步,是积累在无数不可被人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甚至连本人都没意识到这种积累。

看到燕子陵写诗填词,我去试试,自我感觉良好,推及别人,却道困难。何以成此?才发现与小时候常读诗词有着莫大的关系。

看到戴望舒和郑愁予写可以顺读倒读的诗歌,妙趣横生。于是依样画葫芦,一本正经地瞎诌了几首,还颇有些意境。

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速成”的,甚妙甚妙。我想,我的写作也许已踏上正道,不再是以前不求技法胡乱而成的文。

希望未来亦是如此。

在成功来临之前,我们需要隐忍,我们需要蛰伏。那么来吧,分享一首最爱的诗歌。念完,一切阻碍前行的苦难与挫折,自当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你莫出声,我的心!宇宙听不到你的声音。   

你莫出声,我的心!哀号者听不到你的声音。   

我的心啊,你莫要出声!   

夜下的人影不会留心你的低声细语。

黑暗组成的大军不会冲击你的美梦。   

我的心啊,你莫要出声!

且莫说话,直到黎明。   

耐心等待曙光的人,定会迎来清晨;

得到光明喜欢的人,必然热爱光明!

相关文章

  • 我的写作历程

    回顾已是100多天,从公众号每天更新一篇,也只是偶尔中断了两次。再看看以前写的文,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 记得两年前...

  • 我的写作历程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同时又是贯穿三十多年的故事。 1.流水帐 第一次写作,记得是在小学四年级的作文课上,题目叫《...

  • 我的写作历程

    我们每个人对于写作这方面,最早接触的应该是小学二年级开始学写看图写话时,三年级时,开始正式开始学写作文。 我也是从...

  • 我的写作历程

    我的写作 嘉宾早上起来写作阅读,而我是起来阅读,因为我发现我提起笔来,真的是脑袋空空的,这个感觉很不好,...

  • 我的写作历程

    写作是一件值得每天用心去做的事,“我手写我心”,用文字记录着每天的心情、感悟、日子就在这无声无息中滑走! 直至今天...

  • 我的写作历程

    写文章看似简单,真正写好一篇文章还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就拿我写《冷漠背后的女人》这篇文章,起初就一个点,写着...

  • 我的写作历程……

    对于写作,我有真切的话想说,现在投入写作已经有段时间了,由于起步晚,真正决意做这件事的时候,这条路走起来跌跌撞撞。...

  • 我的写作历程

    为了鼓励自己写作,我从踏入社会后,就开始买各种各样精致的本子,每当翻开第1页后,我就想把自己最好看的字写在上...

  • 我的写作历程

    那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前后,我看了一部电视剧,题目叫《1公升的眼泪》。我提笔写字源于这部电视剧和5.12...

  • 我的写作历程

    对于写作从小就非常喜欢,希望有一天自己写的文章可以在某个杂志社发表。那时候还付之于行动过,每周用信封給各大报社邮寄...

网友评论

  • c12acf4cc7db:那些你觉得之前没听过的诗人和觉得国内不引人注目的作家其实都是文学史上的大头,只要你熟悉文学史。讲技巧的书你看多了就会发现没意思。所以学写作第一步应该是读文学史,然后读经典作品,从别人的作品中直接学习。
    逆行的水星:@李季禾 是的,现在就在看文学史。所以当下名声响的未必学术造诣高。正如广告模糊了商品的真实价值,畅销两字也模糊了普通百姓对于文学的认知。
  • 吴偶:纪伯伦《黑暗与黎明之间》?
    逆行的水星:@毫生 是啊,被你发现了,喜欢这诗很多年了
  • 吴偶:不知道现在还有办群刊投小说的吗,好想磨磨我的小说
    逆行的水星:@毫生 之前蕴儿弄的,但局限于青春文学
  • 吴偶:两年回顾可以省了,这篇够了啊…
  • 图特亚斯坦:就爱看这种白手起家回忆录啊!哈哈哈

    话说我第一次写小说也改了一星期
    逆行的水星:@图特亚斯坦 😂😂😂往事不堪回首
  • 三儿王屿:读诗总是好的。语言提升会很快。
  • 7afafb9fc6a0:神奇的水星。
  • 独立日的折耳猫:加油,受教了
  • 渝春夏:加油,诗很好
  • 苏枼:跟着你们这群优秀的家伙,让我不自觉的自卑同时又变得极其努力😂
  • 尘间红叶:一直觉得你的诗不错,一定要坚持下去,加油!小学长😊
  • 53590ac883f3:我想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应该保持每天阅读写读后感,谢谢你的经验,我感觉很受启发。
  • ZyL紫月亮:逆行的水星,感受很深,坚持!未来的文学之路上会与见那个优秀的自己,你已成功了!加油!☕☕

本文标题:我的写作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kt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