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学罔思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属于自然规律人之常情,但又号称四大劫难。当一个人赤裸裸来到人世,经历风风雨雨数十年,最后刨个坑、盖点土,便尘归尘、土归土。
有的人说起死亡来,觉得那根本没什么,就眼睛一闭没睁开的事儿。其实,能这样说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真正面对过死亡,当死亡近在咫尺时,极少有人是淡定的。当然,也有可能他真的看淡了死亡,可以从容面对。
有的人不愿谈论死亡的话题,只要听到便立刻制止。那是因为他怕,怕什么?其实这种人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遗憾,觉得自己还没到该谈论死亡的时候,在世上还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东西或事物存在着。
还有的人自己从来不说关于死亡的事情,大抵他也是怕的,怕什么?他怕死,仅只是怕死而已,并且怕得要命。这样的人有时候夜间可能会被自己无缘无故吓醒,一有点儿小病小灾便经常怀疑自己是否要死掉,惶惶不可终日,万一哪天真得了大病,有可能并没有很严重,人却已临近崩溃的边缘。
无论是哪种方式面对死亡,这都是逃离不开的命运,能够真正接受死亡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不能接受大多是因为有太多的牵挂,有太多的留恋,有太多的不甘,有太多的不舍,有太多的事儿没完成……
望着墓地里一排排的石碑,有的上面刻着各种祭奠的文字,还有的是空白的。站在那里,感受着周围已故的人,我心里无限感伤。但我此刻面对的终究是别人的死亡,或许,有一天,在某个空白的碑文上也会刻下我的名字,这也说不定。
忽然间想到,假如日后的某一天我真的死了,我会情愿把自己葬在那里吗?或许愿意吧,或许又不愿意,我最后却也捋不出任何头绪,看来我也不能从容地面对死亡。
当死亡近在咫尺,我到底会怎么想呢?看到过有人微笑着离开人世,也看到过有人悲哀地离开。看到过有的人很平静,也看到过有的人在痛苦挣扎。
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想过很多很多遍。对于谈论这个话题,我并无太多反感,但我肯定我并不是那个能从容面对的人,除非我会在睡眠中悄悄死去。
记得前几天,有个简友说起“安乐死”的话题,他说当面临死亡时,你会选择安乐死吗?这个题目很有趣,其实选不选我们都不能选,因为目前我们还不允许,所以根本做不到。假如等我老了,可以允许的话,我想我会选择这种没有痛苦的死亡方式,安详地死去。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心理学家说过,人往往不愿面对死亡,在死去之前绝口不提此类事情,显然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忌讳,而等着眼睛闭上,把死去后的所有事情完全交给后人去办理。这样其实并不合适,因为你都不知道自己死了之后要住在哪里。
他本人的父母都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经与父母有效的沟通后,领着二位老人共同选择并买好了墓地,二老很欣慰地说至少知道自己没了以后要住的地方是这般模样,周围有如此美景,心里安生了不少。
当时听到这些,我也是不能接受的,但想来想去,觉得这样做又十分有道理。活着时买房子还得挑挑拣拣的,看环境、看屋内格局、看这看那,而死后为什么不能自己先挑好住的地方呢?
我想,当死亡近在咫尺时,我会像这位心理医生那么做,然后心就安了,该干嘛干嘛,至少不用担心死后要住在哪里。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需要每个人认真考虑。
其实,可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那颗不安生的心……
注: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8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