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山水一程,见字欢喜~
当最后一跳的水花如被水面吞噬般悄然消散,记分牌上跳出高分的瞬间,全运会跳水赛场的掌声与欢呼几乎掀翻屋顶。18岁的全红婵,这个带着胫骨与踝关节旧伤、身上贴满肌贴的广东姑娘,再次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用一枚团体金牌,回应了183天缺席赛场的所有质疑。
图片
谁能想到,这个在跳台上舒展如蝶的少女,每天都要靠敷冰才能缓解伤痛,连上下楼梯都伴随着难忍的痛感。
广东队教练何威仪的话让人心疼:“她坚持比赛真的很难很难,每天都疼得不得了”。
更残酷的是,她正遭遇所有女子跳台运动员的“天敌”——发育关。比起东京奥运会时1米43的身高、35公斤的体重,如今的全红婵已长到近1米60,体重增至48公斤,每增加100克都意味着空中翻腾难度的几何级提升。为了控制体重,她的饮食被精确到1200大卡,鸡胸肉按克称,晚餐有时只剩一根黄瓜,日复一日与身体的自然生长对抗。
图片
赛场从不会怜悯努力,只会检验实力。
团体决赛中,她与搭档王伟莹同步起跳、翻腾、入水,熟悉的“水花消失术”再度上演,凭借全场最高分助力广东队成功卫冕。颁奖台上,全红婵低头久久凝视金牌,反复抚摸的动作里,藏着五个多月的隐忍与坚持——从放弃世锦赛专注养伤,到带着伤病重返赛场,从训练中一遍遍重复动作直到精疲力竭,这个18岁的姑娘把“难”字嚼碎了咽进肚子里。
图片
赛后她在社交媒体只发了三个字:“我真棒”,简单直白的表述,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图片
这不是一路坦途的加冕。双人项目失利时,她转身拥抱搭档轻声安慰:“没关系,我们都努力啦”;面对“是否还能留在跳水池”的追问,她红着眼眶却依旧坦然:“我知道可能没人再喜欢,但我快乐,我可以接受”;面对网络上“长胖了”“职业生涯到头”的恶意揣测,她干脆在简介里写下“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通透与倔强。
图片
从14岁东京奥运三跳满分惊艳世界,到18岁带着伤病与发育关的双重挑战卫冕全运冠军,全红婵早已不是那个只想着“赚钱给妈妈治病”的懵懂少女,但那份纯粹与坚韧从未改变。她会在粉丝抛礼物时满场飞奔捡拾,会在听到队友腰疼时立刻找椅子,会在打车被认出来时羞涩回应“我们都一样”;她深知“谁得金牌不重要,确保是中国的才开心”,与陈芋汐互为底气,成为体坛佳话。
图片
有人说她是“天才”,但她自己最清楚,所谓天赋不过是“一遍一遍地去练,有辛苦有泪水”。18岁的全红婵,用肌贴裹住伤痛,用坚持对抗质疑,用纯粹守住热爱。她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冠军从不是永远站在巅峰,而是在低谷时依然选择向上,在艰难时依然愿意坚持。
愿这个18岁的姑娘,既能在跳台上续写传奇,也能在生活里肆意快乐。毕竟,比起金牌,那个笑着说“自己开心就好”的全红婵,才是最珍贵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