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年,唐玄宗赐太平公主白绫自尽。太平公主愤愤的说:“没有我太平,你和你父亲能先后登上皇位?如今竟这样对我!”宣圣旨的太监说:“你派人毒杀皇上,还说无罪?”太平公主长叹一声,上吊而亡。
8年前,武则天病危,朝中大臣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迎回唐中宗李显。
李显当了皇帝后,他的皇后韦氏参与朝政,试图学习婆婆武则天,当第二个女皇。
为了皇位,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合伙毒死了李显,立李显幼子李重茂为皇帝,韦后临朝听政。
然而,韦后并不满足,她想要的是当女皇帝,她开始和亲信们密谋除掉皇帝李重茂、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氏宗族。
李旦的三子李隆基不甘心坐以待毙,他暗暗聚集才子勇士,决定铲除韦氏一党。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密谋,计划发动兵变。
几日后,李隆基带兵攻入朝堂,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韦后的其他爪牙也被李隆基清理干净。
韦后册立的皇帝李重茂被废除。
武则天的儿子就只剩下相李旦了,但他对权力没有欲望,不愿登基,在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反复劝说下 ,才登上皇位。
李旦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残酷的宫廷斗争,他厌倦了你争我夺。
即位后,他并不热衷于朝政,这样,权力就落入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手。
太平公主虽是女子,却颇有谋略。母亲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她害怕武则天,不敢招惹政事。
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开始崭露头角。
中宗当皇帝的时候,中宗、韦后、安乐公主都害怕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后,太平在朝堂更有威信。
李旦依靠惯了这个妹妹,什么事都要与她商量再定夺。
朝中百官有事请示李旦,李旦都要问一句:“这件事问过太平了吗?她如何说?”
只要是太平公主提出的建议,李旦言听计从,可以说,当时的唐朝很多国政大事都是太平公主当家做主。
太平公主品尝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尊荣和快乐,她越来越渴望和母亲武则天一样永远把持朝政。
可是英明果断的太子李隆基让她惴惴不安,她派人监督李隆基,李隆基只要犯下一点点小错误,她都要给他哥哥李旦打小报告。
太平公主又亲自到一些大臣府上,游说大臣们出面,要求他们以李隆基不是长子的缘由向皇上提出更换太子。
吏部尚书宋璟说:“太子铲除韦氏为天下立了大功,公主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太平公主的权力在朝中到达了顶峰,因为有宋璟这些为李唐江山考虑的臣子,她想废除太子李隆基的计划并没有实现。
而李隆基虽然才二十出头,他的手腕并不弱,面对太平公主的咄咄逼人,他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积聚力量。
面对妹妹和儿子的权力之争,李旦头疼不已,他选择禅位给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听说后,立马赶到皇宫,拼命阻止,说:“皇兄 ,万万不可!”
李旦虽然对太平这个妹妹百般迁就,但在皇权问题上他还是向着儿子的,他大声说:“当初都劝李显退位,轮到我怎么就不行了呢?”果断拒绝了太平公主的要求。
太平公主在李旦这里碰了一鼻子灰,转头回去和窦怀真等人一起密谋除掉李隆基,并指使宫女元氏给李隆基投毒,准备发动宫变。
这边太平公主还没安排妥当,李隆基那里已经得到消息,他立即带领自己的亲信对太平公主集团发动了清剿。
太平公主集团在李隆基的雷霆出击下迅速瓦解,骨干分子和家庭成员纷纷被杀。
太平公主被赐白绫三尺,常叹一声,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不到50岁。
如果太平公主能甘心臣服李隆基,肯定会过上一辈子尊荣有加的生活,不会早早的命丧黄泉还连累子孙。
参考资料:《旧唐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