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实
当门被敲了三下的时候,时钟的时针指在十一上。
我正坐在沙发上,离我不远的小狐狸坐在那写作业,老姚不在家。我们抬头看了一眼对方,都没起身。因为我们都能分辨出这个敲门声不属于我们家的人。敲门声并没有褪去,再次响起的时候,我很肯定是从我家的门口传来。
门外是一位陌生的女人。一开门,可能捕捉了我有些疑惑的眼神,连忙解释,“是这样,我的孩子昨晚没有回来……我想问下,这楼上有没有中学生……”
她边说着,不时向屋内张望。我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写作业的初中生。他也一头雾水,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来。
“中学生?”。
女人见我一脸狐疑,看了一眼小狐狸,明白了过来,继续解释道,“我儿子失踪后,我们报了警,看到监控和咱们这边两个骑着摩托车的男孩子一起走的,我就想打听下这个栋楼里有没有中学生。”我这才明白,她的儿子昨晚没回来,监控到是和我们楼的两个高年级男生骑着摩托车一起出去的。
她一边和我解释,眼神不断地瞟向屋内。
因为最近这个楼里走了一些老住户,又住进来一些,而新住户我又不熟。她向屋里四处扫射的样子,也让人感觉到浑身的不适,所以,我只想尽快结束对话,并没有提供给她有用的信息。
她匆匆地离去后。我和儿子愣在了原地。这个陌生的女人是从何而来,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说的话是否属实,我都不清楚。这时,我又想起她向屋内窥探的样子。
电梯停在了七楼。
在这种疑惑的驱使下,我一转身按了电梯的按键。七楼,她正在中间那户人家门口逡巡着。看来,对于她的造访,主人并不欢迎。她见我跟来,跟我说了一些她的信息,以及孩子的一些事情。并强调带孩子出门的两个男生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管教。
接下来,欲言又止。
这样找也不是办法,我说,也许可以打电话给他的班主任问是否有人住在这个小区,她说也是。急忙给老师打了电话。
等她打完电话,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后,我留了她的联系方式,以便有什么发现可以联系。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出门的时候,我在楼道口又看到了她。她看到我走出楼道,大老远迎了上来。指着停在楼下的一辆车对我说,那辆车和他们骑的那辆很像。原来,她是在这里蹲点!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她对着电话那头回答了一些问题。能感觉得出那个人应该是派出所的人,她告诉他,孩子的电话通了,只是不接。她又看到女儿的QQ在线,于是不停地给她发信息。女儿终于给她回了信息,说玩两天就回去。她想问又不敢问孩子在哪里,最后只好嘱咐她,中午了,自己弄点吃的,给她打点钱,自己吃点饭吧。
女儿只应了声好,没再说其它的。
虽然没有问出更多信息,但总算是有了女儿的消息。
我这才发现她失踪的孩子并非是“儿子”而是“女儿”。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了女儿的离家出走,也无法看到女儿的境况,唯一能看到的是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经受着陌生人怀疑的目光,鼓起勇气挨家敲门,又在陌生人面前时刻想着保护孩子的名声……
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得像,只是在表达上不一样。她做的这些事,孩子并不知道,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的经历,母亲现在虽然不知,但应是做了各种假设。 她并不知道的或许是女儿为何离家出走。
中国的父母有诸多不易。但,我想问题一定不只是出现在孩子身上,而是家庭、家长、环境等各方面合力而成的。
我的孩子有一天会不会走这样的路?如果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又该怎样做?
我想到了这些问题,但又想不出答案。我差一点就开口问了在不远处的小狐狸,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审视自己,有问题则改之,无则加勉。其他的,只能一步一步走着看,谁也不能保证在成长过程中就一定不会遇到问题。
从外面回来的时候,我又路过她在原地等待的地方,人已经不在那里,也不在楼的附近,我想,她应该有了孩子确切消息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