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系统的学习了一些佛学知识,学佛,其他的学习也一样,应该抱着一个基本态度:取其精华,从自己能理解的地方入手,步步为营,每次前进一小步。
佛学,体系非常庞大,涉及到了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据说光佛祖讲后人记录的经书就有1万部,全部学完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很多地方也不见得适合自己。还是采取“淘金”式阅读、学习,取其精华,从最符合自己三观的、最对自己口味的几个地方学起。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抱着解决问题的思想去学,才能学的深入深刻,才能学的畅快。
学习哲学等人文,不太关心宇宙起源的问题,重点关注:如何过好这一生。
也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思考,关于宇宙起源,我赞同现代物理的“弦论”,道家的“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佛家的“不死不生““缘起性空”论。如果非要辩论透彻,只能耸耸肩:不争辩、不辩论、不说服别人、也不轻易被别人说服。这种牛顿、爱因斯坦的大脑都不能彻底搞清的事情,我也就不掺和了。宇宙观就这样了,再让我改也不可能了,也没有精力再去倒腾、辩论。
学习哲学、人文重点关注“如何过好这一生”“如何完善自我”“如何在红尘中修炼自我”“如何幸福、快乐”这一永恒的主题。
关于佛学,理工科思维作祟,放弃其不合理的神迹等部分。取其对自己有用的哲学、冥想部分。以下是目前认为理解的不错的部分,先重点把这些搞熟搞懂:
缘起性空;
明心见性;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式渐修、精进。
四圣谛:苦集灭道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五戒:戒杀生、戒偷窃、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正念:专注于当下
专注呼吸
禅坐冥想
三毒:贪嗔痴
诸恶之源:无明
有一些诸如“十二因缘”,理解起来有困难,而且很多地方并不赞同,就不要过于执着,能理解多少是多少,不要强求。四圣谛、八正道、六度、五戒、三毒、呼吸、禅坐,把这些搞得懂做熟就很不简单了,就可以做到远超绝大多数人的觉悟。
永远有太多知识是自己不能掌握,不能理解的。相信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