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想要与众不同?为什么别人很出格,却收获满满,我一出格,就被否定批评?
1. 标准不清晰
我发现自己对与众不同的标准是模糊混乱的,到底怎么样才算与众不同呢?
我以为的标准是,在同样的事,我要比别人做的好,角度新颖,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别人不愿意做的,我不仅主动做,还能做的很好,别人想不到的点子,我能想到。
有些事别人觉得很好也想做,但是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做不了,坚持不下去,而我能做到,我就觉得达标了。
有些事别人根本不懂,甚至有些怀疑,我就想试试,想证明自己能做的很好,跟他们是不一样的,我比他们更有想法,更聪明,有恒心。
但我以为这样做就是与众不同了,事实上,我要想比别人做的好,就要做更多,更努力,我是从行动上去努力,不是从能量上,所以就会很累,事倍功半。
别人还觉得我这人很奇怪,想要劝我放下那些不认同的事,让我跟他们一样,比如说,吃素,换工。我吸引来的都是不理解的人,认为他们走的路才是对的。
我的与众不同,得到的关爱恰好是我不要的形式——被挑剔,引发别人的正义感,忍不住要劝我,关注度倒是有了,但都是负面评价,宝宝不想要,宝宝不开心啊。
2. 感觉源点匮乏
吸引来我不要的,我才发现,原来我的感觉源点就错了,我是出于逃避,怕被挑剔,怕被比下去,怕被淹没在众人之中,不相信自己有价值,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能够吸引人。
所以,我想要做点什么,来凸显自己的价值,但匮乏的出发点,不管做什么都会太用力,感觉并不好,越怕被挑剔,反而更多挑剔被我吸引来了。
不然怎么解释,有些人吃素,就没有被挑剔,反而周围人受感染,认同她,一起跟着吃素呢?有些人辞职创业,没有被劝阻,反而得到支持,吸引来合作者,越做势头越大呢?
别人与众不同,可能是出于丰盛的感觉源点,非常认可自己的选择,相信不管别人怎么说,这都是自己真心想要做的,跟这个事是否惊天动地无关,只是跟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有关。
别人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一不小心就变得与众不同了,我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刻意去与众不同,就算表面上我做到了,但不开心啊,还是没证明到,不觉得自己有价值。
3. 能量对撞
我要不要和别人一样,其实我是能量对撞的,我想要和别人一样,因为怕太另类了被挑剔,我又想要和别人不一样,怕太普通了没吸引力,也会被挑剔说你怎么那么平庸,什么都拿不出手。
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怎么做了,又晕又累,能量消耗大,做了很多事,都是在填补价值感的漏洞,行动上做再多都填不满,因为能量对撞,我聚焦的都是不要的,吸引来的也都是不要的结果。
我不接纳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有惰性,想要做的少,得到的多,有缺点,有时间心力限制,我用完美的要求来让自己与众不同,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但我的标准也不完美,只会让我的能量更受限。
不接纳自己,也就不允许自己在不完美的状态下得到所要,不相信有那么轻松,无为自成的好事,不相信自己够好配得上丰盛的爱,所以我就只能活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奋力跟【害怕被挑剔的模式】斗智斗勇,往前走一步,就要退回来休息好久。
谈恋爱,对我来说就是大家都应该做的事,我要怎么做到与众不同呢?
套用我以为的与众不同标准,就是一谈就对,相识的经过特别巧妙有趣,谈的过程特别甜蜜浪漫,充满戏剧性,对方条件特别好,让人艳羡不已。。。
但是恋爱的故事我看了那么多,再怎么惊奇的我都看过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套路差不多,甚至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恋爱故事特别平凡,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煎饼,跟我预想的与众不同完全不一样,我听了特别失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谈。
这些表面的与众不同,其实并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本质就是爱呀,爱自己,也被我喜欢的人爱,追求与众不同,并不能证明什么,是我一直走偏了。
是否跟别人一样,是否会被淹没在人群中,是否会被人挑剔,其实别人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看自己,我认可自己,我看重自己的价值,我就不可能被淹没在人海中,跟我共振的,也认可我的人就会找上我,这才是被吸引呢。
我担心自己没价值,才会吸引来挑剔我的人,我不担心的时候,来的就是喜欢我的人。喜欢我的人,是怎么看我的?
喜欢我的人,会觉得我跟他们一样,有共同的喜好,聊不完的话题,有相似的经历,有共同的价值观,因为这些一样的地方,让我们更亲密。
喜欢我的人,会觉得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身上有他们所向往的美好特质,我不一样的想法会给他们启发,我不一样的经历很有趣,我不一样的喜好会打开他们的眼界。
总之,喜欢我的人,不管我是否跟他们一样,都会主动找到喜欢我的地方,不需要我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喜欢我的人眼中,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我做什么都是与众不同的。
不喜欢我的人,就算我把自己的与众不同捧到眼前,对方也会视而不见,我干嘛要这么费力不讨好呢,我直接吸引喜欢我的人就好啦,别人要怎么看我,是别人要操心的事,我做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