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元旦的节庆意义自然比不上春节。但是,元旦这个时间,学生还没放假,上班族也在上班,虽然少了一份春节时过大年的归属感,却多了一份为了节日而节日的仪式感,毕竟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所以,跨年,也就逐渐成为了一个流行词,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跨年。
其实所谓跨年,无非两种。要么就是线下找个地方去消费,要么就是在寒冷的天气守在家里找点乐子,显然后者的人数更多。这一天,打开电视的很多(或者用手机打开直播),电视台也在拼命的抢夺这难得的流量资源。
各个卫视都搞了跨年晚会,各路明星来捧场找热闹,几家卫视花的心思可谓不小,花得成本不可谓不高,观众们也就随意调台随意看。我承认,小鲜肉的时代,我早就脸盲了,甚至名字都已经没有听说过,过时了,对于跨年晚会也实在不感兴趣。和去年一样,打开电视,又开始看“罗振宇跨年演讲”。
这里,无意讨论罗振宇的是是非非,我只是惊奇地发现,在我的朋友圈里,在看跨年演讲的成年人不少,学生竟然也不少。我问一个学生,“你有耐心看这个?”答:“跨年晚会太没意思了,还不如看会跨年演讲。”
跨年演讲落幕没多久,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就晒出了自己整理的跨年演讲思维导图。又一会,精简版演讲等上线。在朋友圈里,分享跨年演讲内容的人还真是不少,几乎刷屏。第一年跨年演讲的时候,我和人说有罗振宇跨年演讲这种玩法,很多人一脸茫然。四年之后,竟然有这么多人看,不管是男女老少,乃至一些年龄偏大的人也在看,这实在是一个新现象。
我想,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第一、很多人对跨年晚会实在提不起兴趣了,这个时代,不缺娱乐,厌烦了娱乐;
第二、顺手调台,看了这么一个东西,听了一会,觉得好像还挺有意思,就看一会;
第三、还有很多人都是看朋友圈,别人在看这个,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好奇,就点进去看看;
第四、跨年演讲貌似挺时尚、挺时髦,显得与众不同,显得“爱学习”;
第五、跨年演讲其实也不赖,那么漂亮的PPT,挺养眼;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结合着一个个道理,听起来不但不讨厌,还挺有意思;
第六、其实,就是你年龄到了嘛!你追求的东西,娱乐给不了你,休闲也给不了你,换个口味,换个新过法而已;
第七、听了几句,感觉不错,再想想,要是不听,别人都知道自己不知道,好像有点落伍,那就多听几句;
第八、知识内容是一个新玩法,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发现学习知识挺好玩的,一点也不讨厌。不管是什么动机看了一下跨年演讲,然后就跟着看下去了,听着很多新词新故事,看着罗振宇的神级口才发挥,还有现场的气势宏大,觉得学习其实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当然,我的朋友圈是一个年龄段的朋友圈,在00后的朋友圈,晒出的话题肯定不是这个。这也是时代给出的宽容,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消磨时间的方式。不过有一点我能确定:罗振宇跨年演讲确实已经“占领了一个认知”,成为当代中国人度过新年的一个选择了。
见证了一个新年俗/民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