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陈海贤老师的课程,收获还是很大的,其中他谈到了“场”这个概念,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所谓的“场”,就是营造一个氛围,有学习的“场”,比如在图书馆,或者书店,你自然而然会看书,因为这个“场”就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做相同的事情,你也会被影响到。
很多人,回到家,为什么都喜欢打游戏,娱乐呢?就是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场”在。下班回来了,就想放松放松, 看看电视电影,打打游戏。为什么有的人,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不做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一做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
就是因为家庭没有营造出一个学习的氛围。你自己在打游戏,看电影,刷短视频,却让孩子在一旁去做作业,他能够安心的做吗?
如果你自己能够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看看书,或者写写文章,你的孩子也会受你的影响。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做什么,他也会跟着做什么。
我的一个朋友,家庭氛围就很好,孩子做作业都是自己主动做,碰到不会的时候就会来请教他。他自己本人也是很爱看书的,在家里,基本不开电视看,不是看书,就是跟家人探讨事情,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氛围内长大,自然而然受他们的影响。
他们如果要看电视或电影的时候,就是家庭的娱乐时光,亲子时光,他经常带着孩子看纪录片,或者看英文短片,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很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很多时候,孩子怎么样,完全是家长引导的。
以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他们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经常动手打其他的人,后来了解到,原来是因为他爸爸在家里经常家暴他妈妈。
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长大,就学会了他爸爸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一旦碰到事情,就是用打解决。
因为我自己是跑步爱好者,所以会关注很多跑步的人,我就看到有一个跑步的朋友,她们全家都爱运动,她老公也跑步,她孩子也会经常跟着她跑步。她在家做平板支撑的时候,她的孩子也跟着做。她跳绳的时候,她的孩子也跟着跳。
任何的改变,需要一个目标,更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场,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自己去营造。
环境场怎么营造呢?
那就是在固定的时候,做固定的事情,在固定的场所,做固定的事情。这个过程需要你慢慢去调整,去适应。
很多人之所以早起跑步,也是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个最好的营造这样一个场的过程。
如果你也想要改变,可以设置一个目标,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先从最简单的行动开始,每次设定一个最低的目标,也就是下限,上限可以不设定。
如果你想要运动,那就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如俯卧撑,先从一个开始,每次做完一个,你可以结束,也可以继续,但是每次最低是一个,这一个你是很容易完成的,这就能够给你一个正向反馈,让你养成一个好习惯。
如果你想跑步,那就先从跑1公里开始,如果不行的话,500米也可以。总之,就是没有难度的开始。
这个方法是《微习惯》这本书上提到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