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作者: 七月上的冥王星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00:04 被阅读0次

不知怎么,合上书,身边的星星月亮都灭了。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部充满哲思又极具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是我在书中看到地一句比较著名的文字。它道明了作者对于人的生死的个人观点和态度。平淡却有力量。

这是和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一块方圆内荒芜的野地,和住得靠近它的史铁生有了一段缘分,从出生就像树一样深深地扎根了。由此见证他搬家,看书,工作的种种经历。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就像沙漏,地坛记录了史铁生的轮椅上的生活尤为突出。那样的日子,身边陪伴的是母亲,陪伴她的母亲,后知后觉,他说母亲是个很苦的母亲。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史铁生这样说。

园中景色四季分明。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史铁生称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于无常的人生,发现有长的生机和力量,这,让作者魂牵梦萦。

相关文章

  •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不知怎么,合上书,身边的星星月亮都灭了。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部充满哲思又极具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人,出生了...

  •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这两天看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很想写点东西。 三毛说,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史铁生说:爱是在一个童话...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这是我首次深入了解史铁生这位“坚韧的人”。首次接触是在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他的...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立冬之夜,夜很宁静,心中却稍有些波澜起伏,茫然若失,说不上多愁善感,倒也属于这个年龄难以言说且无法遁逃的焦灼。...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该这篇文章说实话,读起来心底很压抑,因为我非常理解文中作者所处的境地,人生哪里没有黑暗?人生又哪里没有悲伤?...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本散文。这地坛其实就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园,它似乎与史铁生先...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从未去过地坛,甚至不曾到过北京,但史老的《我与地坛》却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一起陪我走过岁月的廊桥!我记得曾经在中...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说服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一遍。不曾想,他的文字竟是如此的干净,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荡,就...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 原本是和正常人无差别的身体,可就在史铁生十八九岁这样朝气蓬勃的年纪,双腿忽然间残疾,不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gm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