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改革,是最容易成功的!
正如:
骑自行车的时候,只有车轮滚动起来,车身才容易保持稳定;
但是对于一辆汽车,停着也仍然可以很稳定!

一个发展的企业,只有通过向前发展,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资源,才有可能完成资源耗散到企业内部反熵增的全过程,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改革。
把企业的发展停下来,安心的进行企业改革,完善组织架构,完善各个薄弱的环节,看起来很有道理,恰恰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内因:企业没有发展,员工缺少发自内心的改革动力
外因:企业没有发展,无法有足够多的资源导入企业改革
反之,企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不但员工有动力,外部资源能导入,并且会自发产生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人、业务和制度。在这个不得不进行的过程当中,去融于原有企业的改革,就会顺畅得多:
1、出师有名:所有内部的调整,都可以把借口放在新业务的发展上
2、资源调配:人和业务的调整,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必然导致同一个资源,面临更多的使用场景,会导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那是不是企业不发展就一定不能做改革?
改革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组织架构和资源分配。但是改革本身往往要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个资源可以是人、是钱、是勇气。这时,如果企业内部本身不具备大量冗余的资源,那么在改革后,就很可能会出现关键人员的流失、核心资源的耗散和勇气的衰竭,也就是熵减带来的正向作用<耗散产生的副作用。
因此,不一定不发展就不能改革!如果在改革初期企业已经拥有了足够改革时所需要消耗的人、财、勇气,那就可以尽可能去进行改革。
比如BAT经常性的重组,国企的改革,就是因为他们内部有大量的沉淀资源或者冗余资源,可以给改革提供充足的弹药!
这样的条件,是大量初创公司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要牢记,不轻易在停滞期进行改革,要在企业发展蓬勃向上,或者发展新业务时进行改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