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阅读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白话: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一定算真的话就是比射吧!比射时,上堂射箭,射完下堂以及射后饮酒,都要作揖行礼。这样的争是君子之争。
在读 《先贤精义》的时候,其中有《四书反身录》曰:世间多事,多其于争。 文人争名,细人争利,勇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无往不争,则无往非病。君子学不近名,居部某利,谦以自牧,恬退不伐,夫何所争?
尤其是读到“”世间多事,多起与争“”。读着的时候就想起《道德经》中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让我想起在跟着平台学习导读分享的时候,他们能够把读的《论语》跟《道德经》、跟《中庸》、跟《学记》《大学》《孝经》等联系起来。而且能把具体的内容句子都说出来以及白话的意思。我很羡慕,可是自己也读了,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想不起来,也不知道该向哪里、想什么,现在感觉还是读的少,一个是读的内容少,二个是是读的遍数少,没有读到 可以拿出来用。
今天早上在读道德经十讲,读到第4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讲解最后一段内容说:
由于没有行到那么深远,会不会解读错误,好在即使是解读错误,实际上也是在不断接近。这就是读经熟读背诵的好处,识神在思索,元神自然就去感应,所以不断有灵感源源出来,不断纠正识神的认知,反过来感应更准、更中,这样就进入识神和元神的相互辩证,越来越接近老子的境界。
这也让我想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句话。
还有学而思,读书也要思考,只要学习就要思考。
他让我想起戴建业的《我的天》讲学习思考,否则,大脑闲置久了就迟钝了,就变成了榆木疙瘩。
所以无论在生活中,孩子在读书还是在学知识和技能,都是要多学反复学,多思考多琢磨多领会。然后才能融会贯通,知识技能都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