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晏小山:相国公子,其性孤傲,一个被其父亲盛名掩盖的奇才

晏小山:相国公子,其性孤傲,一个被其父亲盛名掩盖的奇才

作者: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9:37 被阅读8次

较之诗家工整,词之大雅胜在其与生俱来的一份随意与清丽。唐宋词章里,挥笔泼墨的大家亦是不乏,不过我素喜小令,犹爱叔原。初读小山词,是一种心灵的悸动,就像春行陌上,入眼繁花处处,而他却独以清雅胜之。

小山词素是清丽,哀而不伤,于万千景致之中,淡染忧愁,惹人怜惜。他的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倾诉天下伤心之事,却不会令人心中生厌。

晏小山在后世人的评价里最常被言及的便是“相国公子,其性孤傲”。于我而言,小山词学造诣不在其父晏殊之下,他是真正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秉性纯真,处事无愧于本心,所以即便是后来潦倒落魄,他的词风也是有哀无怨,他的生活在继续,他始终以亭亭之姿,处泥淖之中而不染。

而孤傲寄于小山身上,我倒是觉得褒美多于贬斥。以叔原之大才,担孤傲一词,实不为过。他的才华三千,腹有诗书的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但真正让他成长的,却是荒乱流年里那颗处乱不惊的心。一个傲而清高的人,无论置身何地,都以淡然处之,不会被凡尘俗世所污,不会累于名利。所以说叔原是痴人痴言,素手执笔间,写尽了人生风雅。

读小山词,让人心生怜惜的是他的孤独。他的笔下流景,光影人物,都笼着一层淡淡的哀伤。叔原善写小令,却不流于俗,布景写情都是工巧至极: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说到思情之苦,以泪洗面,算是常事;以泪研墨,却显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则属痴绝。思远人一词尽写痴情,在结语之处,不说红笺因泪而褪色,反而说情深使得红笺无色,初读似是无理,细看却是词人情之所至,慧心妙语。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叔原这一词细写别后相逢,虚实之间,倾诉相思。以往日欢情之浓,衬叠出相忆之深,愈显重逢难得。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曲折深婉,乍喜乍惊之间,他把自己与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之情和别后对佳人的苦苦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直觉得,初遇小山,就像是回到了千年前的那个风雨之夜,看见了那个小扣柴扉的素衫公子,让人不得不倾叹一声:“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相关文章

  • 晏小山:相国公子,其性孤傲,一个被其父亲盛名掩盖的奇才

    较之诗家工整,词之大雅胜在其与生俱来的一份随意与清丽。唐宋词章里,挥笔泼墨的大家亦是不乏,不过我素喜小令,犹爱叔原...

  • 晏小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父亲晏殊死了,晏小山一下子失去了靠山。他如同一匹烈马被蒙上了眼睛,生活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身为当朝宰相之子,晏小山...

  • 最美宋词之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其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

  • 晏清河的雨

    1. 晏清河无疑是孤傲的,虽然她的脸上常常带着笑,但她的眼底却藏着疏离。 晏清河的孤傲源于她对生活的不妥协。尤其是...

  •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晏几道《小山词》临江仙8首

    晏几道,晏殊的小儿子,这八首《临江仙》是晏几道的《小山词》开头的八篇(顺序略有打乱),整个《小山词》,这组系列也是...

  • 落花有人独立的宋朝贾宝玉之晏几道

    落花有人独立的宋朝贾宝玉之晏几道 谁知那盛世浮华 多少珠翠环绕 显赫的贵公子啊 是锦衣的少年 小山 梨花书下的秋千...

  • 善与人交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婴一心事三君,当相国很顺利。孔子感慨其擅长交际: 君子能把有过失的人作为朋友...

  • 我只是一粒尘埃 期待一场雪把我掩盖 不愿春的到来 我只是一粒种子 埋在土壤不愿开放 孤傲的存在 宁愿被雪掩盖 宁愿...

  • 小山词 晏几道

    很喜欢晏几道的词,一直都很喜欢,倒是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纪念一下某个想喜欢又不敢喜欢也没有资...

  • 子不语 泛读19

    19 地藏王接客 或曰,求学路漫,成仁路更长。 有裘姓者,性孤傲,三试不中,抛妻弃母,自绝于相国寺前,入阴司问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晏小山:相国公子,其性孤傲,一个被其父亲盛名掩盖的奇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gn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