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情趣与意象之中有尼采所指的隔阂与冲突,打破这种隔阂与冲突就是艺术的主要使命。
中国诗来说,魏晋以前,古风以浑厚见长,情至深至,而见于文字的意象没有做好功夫。如诗经中的《王风》,另外诗经当中的比兴两类就是特意要拿一项来象征情趣,但是呢,又没有完全做到象征的地步。汉魏诗中本意向比兴之用 ,但是到后来呢,又,应付过场了。
中国古诗大半情趣富于意象,它的演进可以从多方面来看,分为三个步骤: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二,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人伦
恋爱的重要性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却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2.自然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3.宗教和哲学
诗歌好比一种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艳。
关于庄子老子儒家道家的哲学: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关于佛教的哲学
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是,谢灵运,王维和苏轼。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论》情趣意象,与西方诗歌的比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