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丧家犬与乡愁

丧家犬与乡愁

作者: MarysLand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9:30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到香港时,在地铁站,在机场,在商场等等所有地方,我都学不会靠左侧行走。因为大陆是右行,我被教育了20+年右侧行走。因此,在香港,被一向刻薄的港人怒目圆睁很多次。后来,到了英国,像一个学渣突然开窍了一样地,我突然对左侧行走非常熟稔起来,电梯里,马路上,学校,等等,总能很正确,快速,礼貌地靠左侧行走。其实,在伦敦的大型机场,左侧行走也不总是那么灵光的。因为机场终究还是外地人多,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右行。在大机场我可以放心地随意走了。左或者右都没所谓,无甚大碍。感觉非常自由。再后来,回到祖国,尤其在健身房,拐角很多,我总是靠左行,屡次差点碰到他人,好在中国人多温和宽厚,至今没有人对我冷眼相向。

丧家犬与乡愁

因此想到,我们,人,每一次对陌生规则的学习,都是一次对原有规则的告别。每一次离开家乡,都是对乡愁乡味的告别。离得越远,告别得越深刻,越彻底。

教育专家说,要提高孩子的“跨文化理解力”,我觉得这个提法很棒。不过是从生存能力和employability 方面来说。其实,在别的文化中的culture shock ,早已一次次对把人进行盥洗,从具体行为如左右侧行,到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建立。一次次地进行盥洗。如同面团被制作成面筋的过程一样——被一遍又一遍地冲洗,直到从表皮光滑,水分充足的面团到蜂窝状却筋道柔韧的面筋。

人也是如此。你,这个individual,被加入了非常多的台式的,港式的,北美的,欧洲的(或者再分为北欧和西欧),日本的,韩式的,种种的东西。看起来你是一个熟稔许多规则,经历丰富的人,其实,在内心深处,在那个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地方,你早已沦为一只可怜的丧家犬。你看似有很多,但是你没有 home了。那个永远存在的,似乎永远不会变的东西,在被逐渐腐蚀,侵蚀和消逝。你再也回不去了。

丧家犬与乡愁

古诗说得十分好,“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个少小离家的人,对“告别”是没有非常锐利的疼痛的,有的只是藏在心底的,若有若无的隐隐之痛。

导演李安在《少年Pie的奇幻漂流》末尾有句台词: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有人翻译成:我知道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好好道别。

我想,人总会学会道别的吧。跟一切道别。在尘归尘,土归土的时候。

【2020年7月14日的增补】

想起来去年此时,认识一位法国女孩,在华师大留学,我问她:你在中国待得怎么样呀?当时我期待看到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她有一些些激动地说:I don't know, Shanghai, for me, it's like, home!!!

看着她的眼睛,我跟她之间多了许多连接,包括理解,怜惜。这种理解,我想,昭君出塞到了新地方后,当地人肯定也这样看过她。其他许多因为要讨生活而离乡背井却又自得其乐的人,肯定也被许多人这样看过。

在英国时一件小事。一个小的中国餐馆老板,来自江苏盐城。我跟一个江苏常州的朋友一起去吃饭,寒暄起来,我朋友用常州话说,我是常州滴。就这几个字的发音,已经离开家乡在英国打拼13年的盐城老板,竟然闭起眼睛像欣赏一首绝妙的音乐一样,陶醉在其中。当时的情景,十分动人。

这两天总是想起来一首诗: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尤其是这句“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俺觉得,陕西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灾害多发,迁徙频繁,民族多样且民族融合较为出色的国家。我们从骨子里见惯了大场面,我们的文化和哲学,引领着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既具有承受困境和灾难的勇气,又有能充分珍惜幸福的感恩之心。

我喜欢在健身房的椭圆仪上读历史,因为可以一边读一边“掩卷”思考,因为将我们个人有限经历与宏大的历史叙事产生某种对应,并不容易。

虽然与大历史产生连接具有难度,而我们又无往不在这种连接中。我经常观察自己的脸和身材,我觉得自己一定具有一些欧洲基因,也很可能具有草原上人的血脉和天然的豪情,也具有较为中国和中原的东西。

“我”是如何成为这个模样的?“我”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形成的?我相信这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世界的争夺,迁移,适应和再建造。

Also,再联想到目前世界的令专业主义失效的混乱的多边主义局面,和其带来的慌乱和虚无主义,不免想到,过去几十年,人类较为出色的成就之取得,许多是得益于密切的交流、往来、信任和协作而实现的。我们的世界如今到了这步田地,真是令人叹息。

不过,中国人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关于如何捱过一个周期,中国人这么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相关文章

  • 丧家犬与乡愁

    第一次到香港时,在地铁站,在机场,在商场等等所有地方,我都学不会靠左侧行走。因为大陆是右行,我被教育了20+年右侧...

  • 丧家犬没有乡愁

    随着时间推移,拍“全村福”的老人一个个故去,中年人外出奔波,小孩子们互相不认识。那时候,王家沟或许就和这些废弃的大...

  • 丧家犬

    狗最怕的是变成丧家犬。 没有了狼的野性,无法在野外独自生存,现在又丧了家,没有了主人的照顾。丧家犬是最落魄的,如果...

  • 来,我们嗑嗑瓜子吧!

    因为特别喜欢刘原的文笔,在网上拍下这本《丧家犬也有乡愁》。 在“跋”言读到刘原的写作之路: ...在考入媒体之前,...

  • “流氓原”的乡愁别恋

    寒假这些天,几乎手不释卷,读的是刘原的“流亡三部曲”:《丧家犬也有乡愁》、《领先处男半目》和《丢下宝钏走西凉》。 ...

  • 家犬与红公鸡

    2012-11-26 午后。犬卧食前,鸡仔闲啄。争食,相斗。犬咬鸡脖,只见满嘴含毛,几酿饮毛茹血之惨剧。于...

  • 丧家犬与天命。

    丧家之犬与天命,天命这个词语我们在上几篇都讲过了,与孔子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的,那么丧家之犬呢?这个在我们眼中非常落...

  • 《家犬》目录

    《家犬》第一章 选择权《家犬》第二章 何处不相逢《家犬》第三章 细嗅蔷薇《家犬》第四章 心有猛虎《家犬》第五章 弱...

  • 你走后,我好想失去了你的拥抱

    记得大学毕业时,严开曾对苏苏说:“你就是我的故乡,自你走后,我便失去了家乡。丧家犬没有乡愁。”——《冲啊!苏!》 ...

  • 家犬

    小时候 你是被窝边的一团火 温暖着我甜蜜的梦乡 老来时 你是身旁的一把杖 平衡着我摇晃的岁月 你爱憎分明,时刻 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家犬与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lu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