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神

作者: 星辰微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1-25 01:24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五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人们要接灶神回人间。

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神的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汉族民间供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外,还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小时候每年祭灶,奶奶都会跟我们说说灶王爷的故事。

她说灶王爷原本是一介平民,名叫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以乞讨为生,妻子也因此离他而去了。有一天,他恰好乞讨到前妻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还有羞耻心,没有坏到底,况且又是本家(玉皇大帝也姓张),既然在锅底死去,就把他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

在腊月二十四(小年)晚上,灶王爷上天“汇报”一家人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给做坏事儿的人相应的惩罚。据说做了小坏事要少活100天,干了大坏事儿要少活300天。

可能是天天守着灶台盯着家家户户做的好吃的,只能看不能吃,灶王爷心里不太平衡,所以他特别爱打小报告。

在灶王爷上天作报告时候,人们想尽各种办法给他供奉吃喝,希望它吃了人的嘴短,能多说好话。

大多数人会奉上些又黏又甜的食物(灶糖,方言称为“祭灶料”)祭灶,希望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不要把家人不小心做的错事告诉上天。

我老家祭灶时还有自己家酿的“红酒”(一种用糯米酿制的红曲米酒),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少打几个小报告。

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人们祭拜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小时候害怕我们这些小孩子偷吃灶糖,奶奶就会跟我们说祭灶还没结束前,谁偷吃了灶糖,谁的记性就会很差,念书的时候都记不住,吓得我们都不敢吃。

而对于祭灶的米酒又有新的说法,就是对于祭灶后的米酒偷吃了人会变的更加聪明,在我念高中时,老妈就让我小咪几口祭灶后的米酒,希望我学业进步。

到了正月初四晚上开假,正月初五灶王爷就要回到人间“上班”。因此正月初五我们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迎接灶王爷回来。

灶神作为一个家庭的守护神,守护着一家的平安。迎接“灶神”的民俗承载的是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最后附上宋朝诗人范成大的诗,这首诗把中国民间灶神的习俗刻画得淋漓尽致,将灶王爷描绘成为一位通情达理、圆滑世故、稍加贿赂就替人消灾免祸的好好先生。

《祭灶祀》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相关文章

  • 接神

    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五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人们要接灶神回人间。 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

  • 盘点三十晚上接神,都会接来哪些你想不到的【惊喜】

    年三十晚上,别的地方有没有接神的习俗不知道,我们家乡从古至今都沿袭着接神的风俗。 三十晚上接神,是过春节时最隆重的...

  • 接神水

    即墨蓝村镇后白塔村有一处古建筑叫白塔阁,这处古迹远近闻名,由于我小时候在这个村生活听了一些传说亲历了一些事情。 ...

  • 接神小记

    初四,接灶神可我断了日更,灶膛里火已冷灶神愤然离开,从此,我只能吃冷饭喝凉水,厄运霉生 初五,接财神五路财神,一个...

  • 每天学习一点点

    迎神接神--年初四传说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 “送神早,接神迟;学懂你,不怕迟” 别忘了接财神啦~

  • 分享经济永远须基于真实

    真实,漫长的路,却是链接神的捷径。

  • 接神迎财

    接财神 迎财神 财神送财福临门 福临门 喜盈门 福禄寿喜精气神

  • 用TensorFlow搭建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

    用TensorFlow搭建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 说明 本例子利用TensorFlow搭建一个全连接神经网络,实现对M...

  • 反向传播算法推导-卷积神经网络

    在SIGAI之前的公众号文章“反向传播算法推导-全连接神经网络”中,我们推导了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其核心...

  • 准备迎神兽归来

    文/美峰 2020.5.5 今天是开学前一天,在学校忙碌了一天,准备迎接神兽归来。 学校为了迎接神兽归来,做了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pd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