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系统是很大的一个话题,先看下系统里有哪几种关键要素。首先是实体,比如一个支付系统,有终端用户,POS机,第三方支付商,自有支付系统,财务对账系统,银行清算系统。
其次是连接,一般体现为数据流,比如用户到了商家进行消费,然后通过POS机进行付费,这笔支付请求进入公司自行开发的支付系统,然后内部处理后会把支付请求发给用户指定的第三方支付商(支付宝),支付宝收到用户的付款请求后扣款成功后,会返回用户回执告知支付成功,至此正向的支付数据流完成。然后支付宝那边会和公司财务系统有对账的数据流发生,财务拿到这笔支付流水,记录到财务系统(SAP),还有可能之后和清算系统有交互等等。
最后是系统目标,这个系统就是为了集成各第三方支付商,允许用户通过我们公司内部系统进行不同渠道的支付。
何为系统思考呢?系统思考就是从整体上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思考,以培养人们对动态变化、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比如当对这个支付系统做个接口上的改变,他对用户有什么影响,对第三方支付商有何依赖,对财务对账有影响吗等等。
系统思考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因果回路,比如有个问题“加班多”,那问题原因可能是“我能力不足”,造成结果可能是“没时间充电”,而结果可能反过来影响原因,因为没时间充电,所以能力越来越差,于是一个因果回路形成。这个回路我把他理解成一个增强回路,因为如果没限制回路约束他,加班势头将一直发展下去。我们推演下这个势头将会如何发展,没时间充电,则身心越来越疲惫,情绪也越来越低落,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但加班还是存在,如果没有外界调节,这么恶性循环下去此人可能会加班猝死。这就是所谓的“成长上限”的基模吧。
要解决以上这个恶性循环,需要引入调节回路来约束此增强回路。其实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增强回路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房间会变脏乱,这是熵增的结果,但一定会有外界干预,让房间变整洁。一个人成长也是,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总有外部限制会让他碰壁。以上的加班多的回路里也一定存在其他调节回路来阻止那些严重后果的发生。比如此人可以请长假,这样就有更多时间休息放松了,但这是一次性的,回来了还得继续面临加班的情况,这可能可理解成“舍本取末”的基模。
比如此人可以挤压时间,多学习充电,于是慢慢变得“有能力”了,工作也越发得心应手了(这个循环是调节回路,有助于解决问题)。但这样一来他身体可能会超负荷,这里面有个延时效应,时间一长身体逐渐透支了,身体透支是个副作用,副作用会削弱他使用“根本解”的能力。
所以调节回路要发挥到点上,还得找到根本解,也许他加班多的根本解就是工作质量太差,出的问题太多,针对出现的问题学习才是最关键的。
总结下以上的回路系统,先确定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原因和结果,再找回路。找到增强回路,若要解决问题,则引入调节回路,需要找到根本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