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龄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得银牌
近日一篇题目为:李湘女儿课程表曝光:“我985毕业,比不过一个小学生”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又引发了一轮关于“起跑线”,“别人家的孩子”,“城市教育资源优缺不平等问题”的议论。
一股不小的对于自家孩子未来发展的担忧和恐慌在酝酿。
别人家的小孩这么厉害,那我家的小孩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李湘女儿的课程表是怎么样的吧?
王诗龄的课程表
“ 周一、周五钢琴课,周二学织毛衣,周三文化课和瑜伽;
周四学国际象棋,周六书法,周天学大提琴和油画......
王诗龄就读的,是一所北京星二代扎堆的学校:德威国际学校。
同样在这所学校就读的还有,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奥运冠军田亮的女儿森蝶、李亚鹏的女儿李嫣。”
看过课程表,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基本的文化课外,更多的是对于艺术类,情商和智商的双重培养。让孩子参与到更多的兴趣和技艺当中去。
曾今我们说要给孩子减负,不要强加很多的兴趣班和课业给孩子。
但殊不知,优秀的小孩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
虽然有时候是勉强,可是勉强着勉强着,孩子也就自律习惯了甚至爱上了。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的双方引导和创造的学习氛围。
如果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那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大家都在认真的学习,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艺和兴趣培养。
一周前也看到过一篇文,写著名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节目中说到的一件他儿子学编程的事儿。
张泉灵在节目中说:“9岁的儿子,学编程一个月,就能够编写类似《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甚至还会偷偷修改后台数据来碾压老妈,会编程的孩子太可怕”。
所以,我的思考是,孩子一开始知道编程是什么吗?不知道的。那么是通过哪里开始接触的?无疑,是学校,或是家长帮忙选择的教育机构,随着孩子的不断尝试和接触,试着、玩着,也许就爱上了编程这个东西。
再反观我们小城市的教育氛围和水平,目前是还没有发展到涉及编程的范畴。主要还是舞蹈乐器等艺术的和语言的培养居多。像精细手工,瑜伽,骑马,游泳都还很少在我们的教学课程中出现。
但相比之前,已经有在进步。比如对于语言,尤其英语,似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联盟起来,一定要抓好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有的很早,在孩子2-3岁的时候就开始英语早教启蒙了。
其实,孩子的最早启蒙老师,是家长我们自己。
虽然经济条件的悬殊,我们不能像明星家庭那样,给孩子提供国际私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付不起高额的兴趣班费用。但是不要忘记了,现在相比过去,互联网的便利还是让我们可以有捷径可以尝试去突破,去补缺。
现在想要学一个东西,网上有非常多的教程和资源,我们大人其实最应该率先做榜样,让自己增值。当你懂得更多的时候,在家庭教育中,慢慢的灌输到亲子互动当中,言传身教。做好启蒙的第一步,我们的孩子才可以更优秀。
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关注他是因为和奚梦瑶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才开始的。
节目里他也说,他就是要证明自己。别人说,你那么优秀肯定是家里的背景给的。但是,他说,我靠自己能力去考麻省理工,别人博士毕业需要三年,我缩短到两年,学习从不懈怠。别人一学期修四门课,他就修8门。
何猷君最喜欢的一句话:
“当你在睡梦中时,我一直在工作。当你工作时,我已经付出了双倍于你的努力。”
也印证了那句,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勤奋,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而反观现在一些得过且过的年轻人,装作睡不醒的样子,真的会被时代所抛弃。且,连你自己都不努力,你又凭什么要求和影响你的孩子努力?
文章里的这段话也是戳痛很多假装很努力的人。
“ 有多少人,拿着将就的薪水、过着得过且过的人生,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美名曰“与自己的平凡和解”,实际上是根本没有勇气去跳出舒适区。”
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我们的孩子还在等着我们去引领和培育,我们自己不可以先投降。想要我们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那么我们自己先变成那个努力尝试新事物的优秀父母吧!
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人,你的点赞和评论都会使我高兴。谢谢你们。我是Lily,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