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交往:课堂的社会性格

交往:课堂的社会性格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22:11 被阅读8次

人的生命是在自身的活动中生成的,每个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范围、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就使得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独特的个体存在。同时,这种特殊的个体存在形式,又栖居于每个人所在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马克思)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以人的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方式完成的。人在社会关系当中存在,个体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出属我的世界和属我的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着和创造者。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其中的生长发展过程是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个人潜能的充分实现,形成个性化的人的过程。人不仅是人类社会和他人不可替代的独特自我,还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构成者和依附者,是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

所以,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人与人相互认同的基础,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传递,实现了人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形成了人的共同的属性和文化生活世界。交往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要,人在交往中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成为他理想中的自己。“人之为人”的过程实质就是以“交往”为介质的社会实践性学习过程。

当我们把课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作用之际,人际关系的视点就凸显出来了。

国外课堂研究的分析表明,课堂教学可以从“主体过程”与“集体过程”两个侧面来加以把握,即课堂教学既是每一个学习主体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展开的。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唯有在设定好目标、选择好教材、讲究学习方式、组织班级的集体性交互作用的轨道之中,才能产生。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因为学习活动原本就是社会建构的过程。教师以这种班集体为对象展开的教学活动就是“学习集体”的教学。

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是分化的、多种多样的、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一般分化为:认真参与学习的学生和不参与学习的学生;理解的学生和不理解的学生;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些分化或落差,教师要促使第一种分化走向全员参与,第二种分化走向统一,而凸现第三种分化,并最终统一于更高的认知状态(“学习集体”的教学)。(18.10.26《教育》)

相关文章

  • 交往:课堂的社会性格

    人的生命是在自身的活动中生成的,每个人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范围、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就使得每一个生命体...

  • 社会交往中的性格类型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交类型:支配型与被支配型。 支配型的性格特征是: 有强烈的权力欲望,有些人的...

  • 教学互动:对话性实践

    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交场所,课堂教学活动实则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教与学在课堂上是通过人际交往结合...

  • 我的性格

    我的性格 在人与人交往,以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性格才是好性格。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深厚的理论和社会知识可...

  • 提高情商,得靠理智帮忙

    人际交往能力是包含社会交往、情商素养、性格魅力、冲突解决、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受人欢迎、相处起来让人舒...

  • 新年 新的一年

    不太成熟的性格。人际交往,虚伪做作。是社会交往的需求,还是自然的潮流。好像不能够随时这样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怕人际...

  • 人与人合不合的命理学分析方法

    原创:邓从云。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的社会交往,除了性格、学识、素养...

  • 六月【第三周】如何观察员工的性格

    在人的社会交往中,性格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 虽然我们不容易快速地描述出来一个人的准确性格,但对他人的性格做个判断...

  • 社会交往

    今天的话题是社会交往,简称社交。记得《奇葩说》有一期也谈过类似话题,讨论的是无用社交是否该坚持。(大意如此) 人类...

  • 社会交往

    人是群居动物,免不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孩子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玩是好事。慢慢的他会有他的圈子。我这辈子就没有核心朋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往:课堂的社会性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zl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