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族势力强盛,大举扩张,蚩尤“顿戟一怒,伏尸满野”[1],“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2],先后吞并了二十一各部族[3],威震东夷集团和华夏集团。
华夏集团中,炎帝族、黄帝族势力最强,“各有天下之半”[4]。炎帝族的地盘相对靠南,与九黎族接壤,九黎族的扩张侵犯了炎帝族的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在春季,蚩尤与炎帝爆发了大战。
蚩尤依靠强大的武力,召集了东夷集团八十一部族组成联军,以百战精锐之师的九黎族的部队为核心,向炎帝发起了进攻。此时炎帝族的首领是榆罔,炎帝的部队根本不是对手,全线溃败。炎帝丢失了全部土地,族人逃向黄帝族的领地。“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5],不得已向黄帝低头,承认了黄帝族在华夏集团内“以征不享”[6]的特殊地位,请求黄帝庇护。蚩尤的部队一路追逐炎帝族北逃的队伍,一直追击到了黄帝族地盘,追到了阪泉。
阪泉是黄帝族的核心区域,“本黄帝所都也”[7],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阪泉所在的冀州,“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前襟漕河,北枕大漠,川归毂走,开三面以来八表之梯航。奋武揆文,执长策以扼九州之吭背,……修耕屯而塘泊之利可兴,振师干而开宁之疆在握,此真抚御六合之宏规也”[8]。具体到阪泉,“州控西山之险,据上游之势,北通上谷,俯视关南、督亢、膏腴、岐沟隘险。居庸、紫荆为之外障,大安、房山为之内阻。……形胜甲于河北”[9],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地,并以中华文明史第一战场而载入史册。
九黎族属于东夷集团,对华夏集团而言,属于异族,占华夏集团一半势力的炎帝族,“为蚩尤所灭”[10],震惊了整个华夏集团。蚩尤为了方便继续扩张,“蚩尤逐炎帝榆罔而自立”[11],“实袭用炎帝之号,……号炎帝”[12],以此来淡化东夷集团的烙印,号召华夏集团部族前来依附。后世匈奴人刘渊自称大汉,沙陀人李克用自称大唐,都是效仿蚩尤。当时称呼某部族往往以地名来称呼,蚩尤驻扎在阪泉,“亦曰阪泉氏”[13]。
面对逼近到家门口的东夷八十一部族联军,黄帝将如何抉择呢?我们的历史即将掀开新的一页。
[1]《管子·地数篇》
[2] 《逸周书·史记篇》
[3]《管子·地数篇》“是岁相兼者诸侯九,……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
[4] [西汉]贾谊《新书·制不定》
[5]《逸周书·尝麦篇》
[6][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7] 转引《史记·五帝本纪》百衲本《括地志》
[8]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一》
[9][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二》
[10]蒋观云《中国人种考》,转引自《古史辨》第七册
[11]蒋观云《中国人种考》,转引自《古史辨》第七册
[12]蒋观云《中国人种考》,转引自《古史辨》第七册
[13]蒋观云《中国人种考》,转引自《古史辨》第七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