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骚动着的永远让我们觉得幸福。何为幸福?恐怕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记得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调查每个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其实个人觉得,总结起来就是没得到的或者在追求的过程中最幸福。
每个人对于自身的定义和要求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
小时候,我们渴望着过节,因为过节我们可以有好看的新衣服穿,有压岁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那么纯粹的快乐,因此我们因此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怀念那时纯粹的快乐。有人因此说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姑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其实无非是小时候追求的很简单,而且我们一直在全身心的渴望那一件事的发生,追求的很简单,纯粹,幸福也就很纯粹。但是长大了,我们想要的太多,但是精力有限,我们把精力分到每个想要的目标上,所以成功获得的概率就变小,一旦得不到,我们的幸福感随着下降,又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于是陷入了死循环。我们其实忽略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得而不得但是为之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前不久,和假期归来的同事们讨论假期的感觉,总体感觉下来,好像即将回家过节和踏上回家的路的旅途未结束之前,最幸福,因为那时的他们的全身心都在设想和期盼都是在回家这件事情上,想要的仅仅只是纯粹的回家,所以他们那个时候他们是幸福的,但是返程了,他们感觉到的最多的是疲倦。
现在人们似乎感知幸福的能力变差了,有人在用用进废退推断,是不是这样下去,我们会越来越不幸福呢?其实不然,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阻碍幸福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欲”,我们变得急功近利,只是关注与结果,把奋斗的快乐和得而不得的那种纯粹的幻想都分给了担忧和焦虑中,你的幸福感自然而然的下降了。
我们得不到的总是激发我们更努力的去追求,因为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比如追求一个美丽的女孩,比如我们渴望拿到冠军,支持他们走下去的是他们在设想自己得到了那种幸福。
把自己想要得到的变得纯粹些,同时对结果设想的前提下,为之努力,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在去追求另一个目标,这样你的幸福感便连续起来啦。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学会为自己制造骚动,让自己的幸福感也一直在骚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