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李小龙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精神图腾。
他是一个功夫巨星,但是在他之后依然有很多的功夫巨星,比如成龙、李连杰,但是似乎从来没有人能够获得过李小龙的声望。
在他之前,中国也有很多武术名家,也依然没有人具有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直到看了这本书《生活的哲学》,我才恍然明了。
这本书的编者约翰是如今世界上对于李小龙人生经历和思想最权威的整理者,也是目前李小龙遗产机构唯一授权可以使用李小龙所有私人文件的学者,同时他还是一名武术和健身领域的专家,更重要的是约翰本人不仅仅是一名截拳道的练习者,还和李小龙一样都具有哲学学位。这意味着他既可以身体力行地在日常的拳法练习中读懂李小龙,也可以在理论层面更好地解读李小龙。
因此,约翰所编著的这本《生活的哲学》,相比于其他版本的李小龙解读,将更加靠近李小龙本人。
这本书只有不到12万字的篇幅,但是却用8个章节、72个主题,总计800多条格言的形式记录了李小龙一生的智慧。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李小龙之所以被人如此推崇,确有其原因。
李小龙所处的时代,美国人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沉浸在妖魔化的情绪中,比如后脑勺留着辫子的小丑。而李小龙用自己的武术思想,融合了中国和世界不同流派的武术技艺,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示给全世界看,让世界知道:原来中国人早已不再是满清和民国时期的愚昧形象,原来西方人可以做成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做到。
也许李小龙不自觉地承担了这样的使命,于是他的很多思想里,都透露了一股不服输和海纳万物、不迷信权威的闯劲。比如在第六章自我解放里,开头第一句就是讨论个体与“应然”的关系,李小龙认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依赖于被鼓吹了数千年的金科玉律,那些典范能够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让人学得更加虚伪。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他的观点似乎有点偏激,但是当我们放到李小龙所处的时代,却可以发现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刻,也许正需要这样的警醒发言,才可以打破武术门派之间的隔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当我们在传统模式学了一堆的规矩之后,要想有所突破,最好的方式是打破前人定下的桎梏,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体系。
那么如何打造呢?
李小龙的人生经历,那就是最好的案例。
如果有人觉得李小龙的思想,是不是过于鸡汤了?因为他只提出了理念,却没有实施的路径,其实这是对李小龙的误解,因为李小龙是试图通过不对自己的方法做详细的注解来展示自己的理念。
比如他在自由这一段里谈到:一旦我说出口,它(自由)就会变成一种固定的方式。
这句话在我看来,并不是模棱两可的话术,而是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一旦某个观点详细地举出步骤,很容易被人误读,甚至被人神秘化。因此只宣传理念,不对理念的落地做过多的干涉,这才能保证每个人接收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验。
在李小龙的理念体系里,他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自己的理念,但在实操层面,却又将主动性交给读者,让读者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感知理念的细微之处。这样的做法虽然一时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可以更好地保留理念的完成性和独立性。
海纳百川,是李小龙贯彻自己武术思想的核心,这也意味着他会面临各种来自于传统的挑战,对此他有着这样的表述“英雄是固执己见的人”。
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认为固执己见是一种执拗的象征,但是在李小龙看来,这其实意味着一个人在贯彻自己的意志。因为人作为群居动物,迎合潮流是生存的本能,但是只有那些敢于坚持自己理念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荣誉。
这就是李小龙,一个有着独立自强内心,同时通过武术打破了西方世界偏见的眼光。想要了解他的思想,可以看看这本《生活的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