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此人在红楼梦中与人无争却争议巨大,枉与他人作笑谈
《红楼梦》中李纨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一方面她名列金陵十二钗之一,给荣国府剩下嫡孙贾兰。另一方面李纨不幸在青春年华中丈夫死了,只能和幼子贾兰在贾府低调度日,心如枯槁!关于李纨,近些年的争议也非常大。很多人说她在贾家被抄家后见死不救是不正确的。李纨身上有几个疑问点最值得说,说她表里不一也不为过。今天再简单聊聊。

一,李纨抠门不抠门?
李纨一定是抠门的。家里男人死了,只有儿子。府里边所有人都是乌眼鸡一样斗来斗去。李纨提前为自己准备太有先见之明了。所以,李纨拿着和贾母王夫人一样的月例银子,吃着双份的年中分红,却连陪小叔子小姑子们办个诗社掏钱做个东道都舍不得。反倒带着一群人厚着脸皮找凤姐要,结果被凤姐抢白了一通。
贾家被抄家后,李纨贾兰母子绝对不可能还保留财产,一起抄了干净是一定的。那时候他们孤儿寡母如何自处?不过是一袭破袄投东家,靠西家,那时候的世态炎凉人情世故必然让他们品尝个遍。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贾兰发愤图强,科举高中,这时候贾家人再来投靠,必然会遭到拒绝,也许这才是阴鸷积儿孙的由来,毕竟以怨报怨从来不被推崇,以德报怨才是真理!李纨母子以怨报怨,受到非议也正常!但绝不可能是他们在贾家抄家后见死不救,他们不能幸免,也救不了。

二,李纨是不是真的心如枯槁?
原文说李纨心如枯槁,我认为是有出入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怎么枯槁?李纨是寡妇,让她不得不如此表现自己寡妇之道,被动守节!封建社会女人的幸福没有制度保障,却有制度约束。作为寡妇只能穿的素,不能用胭脂,带花更不可能,玩乐也要适可而止。每日在长辈面前小心伺候,关起门连游戏都不能做。这样的人生确实太苦了。
可这些终究是表象,探春提议起诗社,李纨最响应,作为寡妇,也许能和小叔子,小姑子们做一些她可以做的游戏也是她内心渴望的。诗社活动是李纨难得的一次青春的回光返照,也是她唯一能找到和做到的快乐。

三,李纨恨不恨贾家?
李纨对贾家的情感可能很复杂,恨谈不上。她受到的教育让她只能顺从接受自己寡妇的身份。但丈夫的死她是不可能没有怨念的。谁也不想死丈夫,可偏偏被她遇到了。那种委屈只在贾宝玉被打那一次彻底爆发了。李纨在王夫人提到贾珠的时候放声大哭,什么公婆面前注意礼仪,完全不顾。我认为贾珠的死一定有一点问题。很可能死于管教过严。李纨过度反应是对贾家最大的控诉。她一个年轻寡妇,虽然得到了贾家的优待,但何尝不是贾家利用李纨的守节收获名声?一个节妇,光耀门楣堪比一个状元。李纨清楚这些,没有怨念是不可能的。
李纨比王熙凤幸运的是她有儿子贾兰,儿子很争气的,最后科举高中进入仕途。李纨坚持一辈子,从儿子身上得到了大荣耀,也受了诰封,凤冠霞帔,可惜为时已晚,大限已至。她的一生也不过是我们读书人茶余饭后议论几句,谈笑两声,这也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来历吧!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