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天约读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作者: 芒果纯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8:46 被阅读0次

带着一系列问题读道德经,然而,读完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原谅我资历尚浅,无法参透,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便能了然于心,就让时间来回答吧,或许,人生就是一个从“无”领悟到“道”的过程,认知了这个世界,最终还是回归到自然与本体的规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道与天地万物共存一体,是无上的智慧,大成若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法形容与衡量其本质,似有似无,蕴含无穷的奥妙,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永无止境,大象无形。

“道”,就像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光学镜片,它可以由通过自然光线而折射出满满正能量出来,它让你受益,它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

名可名,非常“名”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追求荣誉?功遂身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姿态,这都无权批判,生活没有所谓的标准概念,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并非平庸,而是一种悠然的心境。因为清心寡欲,所以能淡泊宁静;因为淡泊宁静,所以能明志致远。天地之大,人的力量多么渺小,如沧海一栗,但心怀天下者,却能福泽众生,博爱精神是永恒的,只有真正的精神才能世代相传,留取丹心照汗青,它的影响力大到可以润化天地万物。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知止才能安乐。

很笃定,我只是想看看通过自我的极限挑战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做个小太阳,温暖自己方能给予他人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自爱才能博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在这过程中既要主观努力又要客观实际,勿忘初心,通过看书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嗯就是这样。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这段话可以用来赞扬母爱的伟大,是母亲十月怀胎给了我们来看看这世界的的权利,生养而不据为己有,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无偿的教育,从不奢求任何回报,其功永恒不灭;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道爱养万物之道,“道”生化万物,“德”养育万物。

敬畏自然,顺其自然,人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卑不亢,不甘于平庸,既要主观努力又要客观实际,既要拼尽全力又不能过度功利。

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不断磨练意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逆来顺受。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刻。

对待人生的不同境遇实乃一种中庸之道。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不锋芒毕露,懂得和光同尘,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贞,韬光养晦,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鸣则已,却能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厚积薄发,脱颖而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因为它善于处下,不争,有容乃大,为人处事的准则都浓缩成精华在这表现出来了,至善至德,像水一样无私奉献,至柔至坚,像水一样谦卑自处,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所以时刻把“善”放心底,外表虽柔弱,但我心坚强,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谦卑自处,所以最接近于“道”,“水往低处流”,无争,无私,如此伟大的胸怀,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时常跟小孩子打交道,看待事物站在小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净化内心,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纯真无邪,灵气而又充满着好奇之心,心如赤子,无欲则刚,才能达到淳朴的状态。

老子提出了很多相对的范畴:善恶,美丑,强弱,正反,福祸,有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不善的人未必是恶人,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属于老子笔下“不善人”,没有什么明显特长的普通人,善与不善都是相对而言,善人也并非完美无缺,不善的人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善人更具有社会价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力,但是不善的人可能还正在往善的道路上过渡也是有可能的,或许潜能还未被激发出来,善与不善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是社会的共存体,正是有不善人的存在,才衬托出了善人的高大上的形象。

任何好与坏的事物都是共存于自然,相互转化。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从细小处做起,奠定基础,循序渐进,精益求精,从量变达到质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验光处方如同药方,容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品质,也许每天都在做着按部就班的工作,但这就是生活,也是走向未来之路的基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对而言,福祸两者之间相互转化,把握好心态才可趋利避害,认识到事物发展规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道生一,一生二,一无所有反倒可以重新开始,轻装上阵,从一开始,涤荡心灵,更新创造,自始至终,最后为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无为而无所不为,一无所有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有舍才有得,不管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只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学习之心,善始善终,最终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体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历尽沧桑才能变得宠辱不惊,最终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利,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一起,加油。

相关文章

  • 读书之《道德经》第二章感悟

    读书《道德经》之后把读后感悟写出来,大家多指教。《道德经》第2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wu)恶(yi)矣...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初读,大多数人会觉得太过玄妙,不知所云;...

  • 《读书笔记 |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我是起标题的废物。 但这篇文章大概就是在讲道德经的读后感,所以这样也很贴切。 只谈个人感受,不接收撕逼。 《道德经...

  • 2018年个人十件小事

    1.集中时间和精力,通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并写下读后感4万余字。 2.假期和周...

  • 道德经  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三 “道” 文学自开始就肩负着重任——“载道”、教化,作者借助语言文学来承载自己的政治主张、人生哲学,...

  • 以静为常,专注如一

    这是leo365日写作计划第15天的写作内容 道德经二十六章读后感,眼睛不舒服,手写上传,传统方法感觉不错,没...

  • 道德经读后感18章

    得到书籍《道德经讲什么》打卡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读后感...

  • 现实逼你不得不努力——《下流社会》读后感

    现实逼你不得不努力——《下流社会》读后感 老子的《道德经》里写道“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 悟我之心

    黄香玲 简书作者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读后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只有将自己的位置摆对,...

  •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主要经典,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思想辩证,文字隽永,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m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