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见过那个一边打着电话谈着几个亿的大生意,一边还能稳稳当当地给娃换尿布的超级奶爸吗?没错,这就是咱今天要说的生存余力带娃的典范。”
老王,平时工作也特别忙,经常加班到很晚。但他总会在周末的时候,精心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去郊外露营,从准备帐篷、睡袋等装备,到一路上给孩子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再到晚上陪着孩子一起看星星,讲故事。整个过程中,老王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完全沉浸在和孩子相处的快乐中。
那么,啥是生存余力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生存余力就是指一个人在完成生存所需的事务之后,所剩下的心理能量和资源。
科学研究发现,当个体拥有较高的生存余力时,其心理韧性也会更强。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更好地适应和调整。对于父亲们来说,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同不断涌来的海浪,而生存余力就像是一艘坚固的船,让他们在海浪中保持平稳。例如,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工作之余仍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兴趣爱好中的人,在面对工作压力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明显更低。这意味着,拥有生存余力的父亲们在面对带娃过程中的各种小状况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不会轻易被孩子的哭闹或调皮行为激怒。
另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生存余力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们有足够的生存余力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会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对于父亲们来说,带娃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够带来幸福感的活动。当他们拥有生存余力时,可以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成长点滴,与孩子一起玩耍、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这种亲子互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父爱,也能让父亲们在其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比如老李,工作上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但他总能抽出时间陪孩子去公园踢球、去图书馆看书。他说:“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孩子。我得给自己留一些余地,不然生活就只剩下忙碌,那多无趣。”这就是懂得利用生存余力的智慧。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而这种状态往往需要一定的生存余力作为支撑。父亲们在带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入“心流”状态,与孩子建立起深度的连接,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也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当父亲们拥有生存余力时,他们不会因为工作的疲惫而对孩子失去耐心,也不会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他们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温暖的拥抱、耐心的倾听和智慧的引导。
所以啊,各位老爸们,别再抱怨带娃累啦,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存余力,开启带娃的最高境界吧!让我们一起在这忙碌的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出一片充满爱和欢乐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