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文 | 铁扇公主
一个人的渴望程度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没有强烈企图心的人自然会在行动力上体现出懒惰。
1.
《认知突围》共读第三天,第三章的内容挣钱是一门手艺活:重新认识金钱。
此章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蛮有趣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叫《你究竟有多渴望成功》。
有一个年轻人问大师:“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成功?”
大师就让年轻人第二天来海滩。
第二天4点,年轻人去了。大师问他:“你真的很想成功吗?”年轻人说:“我真的很想。”
故事就在两人的对话中进行,大师不断的问年轻人:“你真的想成功吗?”
年轻人态度坚定:“真的很想。”
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年轻人按照大师的指示,径直往海里走,越走越远,潮水没过了他的膝盖、他的腰、他的肩膀。直到海水没过了他的嘴时,大师示意他往回走。
这回大师又问他同样的话,年轻人回答:“是的!我真的很想、很想!”
大师听完突然将他的头按进海里,随后提起来,又按进去,如此循环往复。就在年轻人快不行的时候,他对年轻人说:“当你对成功的渴望能与此刻对呼吸的渴望相媲美时,你就会成功。”
2.
可见在被环境逼到无路可走时,就需要奋力挣扎。此时雄心勃勃的野心就显露出来了,野心就是企图心,是描述对一种事物的渴望程度,是做成事情的最强动力。
就像我们常常喜欢做长远计划或者短期计划,比如想减肥,办了健身卡去健身房不超过五次;想一大早读书,闹铃响了就是起不来;想换个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可又满足现状犹豫不定。
为什么豪言壮志一翻,为什么满血复活之后,总是不能长远的改变和坚持呢?如果我们不愿改变,只能证明还不是非常渴望,或者是认为健身,读书,挣钱太辛苦了。试问这比苦力更辛苦吗?
文中提出: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并不是字面上的一个“钱”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那么如何让一个穷人对金钱拥有野心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强行将其扔到一个充满野心的陌生环境中,逼着他向周围的人看齐。
环境成就一切。
还记得上次报道中说某大学一宿舍六名女生全部考入名校研究生,受邀记者采访,一名女生说:“开始她也没想过要考研,看到舍友都在废寝忘食地啃书,想想也要融入这个环境。”
拿我们写作来说,一个人走的更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我们不要暂时,要长久。所以,我们抱团取暖,加入了齐悦梦想大型社群,认识了一群同频的朋友。我在想,如果是单打独斗,固步自封,我还会在这个周末的夜晚不停地在手机上敲下这些字吗?
3.
或许只是有点想,只想在不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无条件获得成功和金钱的青睐。
那怎么可能,天上不会掉馅饼。守株待兔也就那一次。
我们想做一件事,要做到好?还是很好?还是最好呢?这有点像我们英语形容词中的原形,比较级,最高级。这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凑活啦,将就吧,还好吧,可以吧,也行吧”这几个词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频率很高的词汇吧。往往我们制订了目标,完成了,或许完成的不是那么完美,还要自我安慰或是自欺欺人的回答:“嗯,就这样吧!”
这只能说渴望度远远不够。
日本著名“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中有段经典语录: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功到自然成,最终“止于至善”。正如古大德云:“成大人成小人全看发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愿力”。
匠人精神值得推崇。做事情不要想太多,先去做。想的太多,无形会增加重重障碍和阻力。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祝好运!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23篇
网友评论
我们想做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好。(不可中途而弃,那样的话,还不如不去做。)
做事情不要想太多,先去做。想的太多,无形会增加重重障碍和阻力。(心需坚定)
今天公主的分享文字,又让我看到努力学习的公主,一个人走的太快,相信我们在一起走得更远,感谢齐悦社群让同爱文字的我们走到了一起🌹🌹🌹
感恩齐悦,让我们相聚在一起,彼此心紧紧相连🌹
说得真好!写了这么多了,真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