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作者: 李彦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16:25 被阅读0次

第一章,石崖沟

第二节,后东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后东沟位于大南南叉东部,在王金庄村西2公里处,东至山巅与小南沟接壤,西至渠凹,南至圪梁,北至悬崖。东径113.81度,北纬36.58度,海拔815——900米,从后东沟翻越,可到达石崖沟。此沟较深,多凹田,南北为石崖圪梁,只有小片坡地。

2.区域内现状

后东沟梯田147块,总面积43.2亩,地堰长11300米,其中荒地10块,4.12亩,堰长910米。现有花椒树458棵,黑枣树29棵,核挑树5棵,柿子树5棵,桃树2棵,糖梨树3棵,杂木树23棵。沟内有石檐子6个,其中最大一个,建于1995年,门楣上镌刻着:“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七日立”。

3.耕地类型、土质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后东沟梯田修建于沟凹中,属坡地类型,南圪梁和北圪梁上有少数小片地。沟凹内土层深厚,土质为粘黑土,土壤疏松,耐旱保墒,适宜花椒、黑枣,糖梨等多种果树生长,粮食作物适宜轮作玉米、谷子。豆角、萝卜、南瓜山药、大豆,小豆皆可种作。

4.历史传承情况

清代,后东沟梯田由李氏祖先开发,直至1946年土地改革前一直为其后代李贵德、李水德这一门私有。1956年,为五街大队第四生产队所有。1976年调整插花地,划分为四街大队第五生产队。1981年,由四街村民曹凤海、刘书定、赵僧贵,曹路平等户承包。

5.地名由来

根据地形特征,一山连一山的狭长高地为“岭",一凹连一凹的曲形高地为“栈”,两山夹一凹为沟,王金庄地名多以地形特征和方位命名,后东沟在前东沟后面,山路东面,南北两山夹着中部深凹沟道,所以叫后东沟"

李彦国

相关文章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第一章,石崖沟 第二节,后东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后东沟位于大南南叉东部,在王金庄村西2公里处,东至山巅与小...

  •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五章大崖岭 【地名由来、故事及传说】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位于涉县城东四...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1)总沟和前东沟

    第二章,石崖沟 总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石崖沟,又称“大南南叉”,是王金庄24条大沟中的一条大沟。四街村的主...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5)

    第二章,大崖岭 第四节,红土洼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红土洼儿地形上窄,中间宽阔,下口比上部稍微宽阔一些。从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6)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五节,葫芦娃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葫芦娃儿上宽、下宽、中间窄。上半部地块较长,中间地块较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4)

    第二章,大崖岭 第三节,渠洼地中段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渠洼地中段的部分,左右都是石崖,上端也是石崖,地形好像...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后记

    在此处成书过程中 ,梯田协会正负会长曹京灵、曹肥定、李同江、王永江不辞劳苦,带头爬山越岭,实地测量每块梯田,勘察地...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3号)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二节,前南小洼儿和后南小洼儿 一,地理位置 这两个小洼儿距村庄约三华里,之间隔一条路,海拔82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bg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