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实故事收集 想法读书
《我们仨》:教会我们如何爱人

《我们仨》:教会我们如何爱人

作者: 一只小红红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21:43 被阅读170次
图|网络,侵删

01

寒冬凛冽,上海飘了场大雪。

关于雪夜,脑子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一晚雪夜,围着暖炉;鞠一本散文,品一杯清茶。簌簌的雪,寂然的屋,流动着最真的情。

寒冷的冬夜,该听最温柔的歌,该看最温情的书。

那天夜里,一直单曲循环Roberta Flack演唱的《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轻柔爵士,嗓音厚实,略显沙哑,文雅而老练。

如一湾清泉,歌声里,道尽无数温柔岁月,且感慨,且深情。

那天夜里,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嗜其一页,便不能释手。长篇散文,文字朴实,情感含蓄,脉脉温情,感人至深。

如一盅美酒,文字里,溢满无数温馨时光,是离愁,也是淡然。

《我们仨》,如其书名,朴实却饱含深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守相离、相聚相散的经历。

《我们仨》,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取名为「我们俩老了」,这一部分,作为整本书的序言,杨绛先生以独特的笔法,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了整个作品的序幕。

第二部分取名为「我们仨走散了」,在这部分,梦境夹杂着现实,杨绛先生以虚写实的独特方式,记述了爱女钱媛,先生钱仲书先后病重去世的沉痛经历。

第三部分取名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部分,英国留学,牛津喜得爱女,文革变故,直至1998年女儿丈夫相继因病去世。

杨绛先生以欢愉的笔调开始,又以沉重的笔调结尾,记录了这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经历。

情理之中的是,看张爱玲先生的小说,揪心的情节,悲剧性的结局,时常因此落泪。

意料之外的是,读杨绛先生的散文,朴实的文字,饱含深情的叙述,也因此抹眼泪。

整本书读完,抹完眼泪,细细回想,缓急有致、悲喜相济的文字背后,却是能教会我们如何爱人。

图|网络,侵删

02

爱你,要学会相互照顾。

1935年,夫妻二人初到英国,钱钟书先生饮食习惯保守,不大肯尝试洋味儿。那时,房东家的伙食也越来越糟。

饮食不对味儿,外加思乡情切,异国他乡的生活,夫妻二人甚是不习惯。

一次散步「探险」,杨绛先生觅得一处好房子,夫妻二人看完房子,喜出望外,立即签了租约。

搬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杨绛先生睡梦沉沉,而自叹「拙手笨脚」,分不清左右脚的钱钟书先生,此刻在厨房大显身手。

他为杨绛先生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红茶。此外,还准备了黄油、果酱、蜂蜜,并亲自将早餐端至杨绛先生床前。

如此丰富多样的早餐,令杨绛先生动容至极,直呼「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往后共同生活的日子,杨绛先生的早餐,一直是钱钟书先生做好端至床前。

有趣的是,钱钟书先生六十岁才学会划火柴,而他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给杨绛先生做早餐。

钱钟书先生想吃红烧肉,杨绛先生也尝试着做。

肉煮开,撇去血沫,加上生姜、酱油等佐料,雪利酒当黄酒,文火慢炖。一番冒险,红烧肉居然做得不错,钱钟书先生也吃得快活。

离家万里,不复父母荫蔽,就这样,夫妻二人相互照顾,将日子过得乐趣十足。

爱你,要学会好好说话。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距离产生美。再相爱的两人,朝夕相处中,也免不了口角。

发生口角之时,气急败坏之下,原本相爱的两人,瞬间针尖对麦芒。而杨绛先生的做法,却是我们常人所不能及。

杨绛先生住院产女,钱钟书先生每日到产院探望,时常苦着脸说自己又做坏事了。

钱钟书先生说:「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先生惊奇道:「墨水呀!」

杨绛先生安抚他:「墨水也能洗。」

接着,钱钟书放了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

钱钟书先生把台灯砸了,杨绛先生问明是什么样的灯,一如既往,安慰道:「不要紧,我会修。」

面对钱钟书先生的种种破坏,杨绛先生没有责怪,也没有与之争吵,而是好好说话。

一句「不要紧」,道尽无限的宽容与温柔。

日常里,夫妻二人也是变着法夸对方。

杨绛先生怀上小孩时,钱钟书先生谆谆嘱咐她:「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杨绛先生的女儿——钱媛,杨绛先生本人称其是「生平唯一杰作」,而她是这样夸女儿的:

「圆圆得人怜,因为她乖,说得通道理,还管得住自己,像钟书。」

「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圆圆看书痛哭,该是像爸爸。」

「圆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图|网络,侵删

03

爱你,要不必争输赢。

纵然是相爱相知如钱钟书杨绛,他们夫妻二人也有过争吵。

在出国的轮船上,他们夫妻二人就曾吵过一架,原因只是为一个法语「bon」的读音。

杨绛先生说钱钟书先生的口音带乡音,钱仲书不服,如针尖般,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而彼时的杨绛先生,亦是麦芒,尽力伤他。

最后,杨绛先生请船上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结果是杨对钱错。

此次争吵,杨绛先生虽是赢了,却觉得无趣,反而不开心;钱钟书先生输了,更加不开心。

此次争吵,也让夫妻二人约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商量,没有必要争吵。

爱你,要学会相伴相助。

文革时期,夫妻二人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牛鬼蛇神」。而他们的女儿圆圆,则属于革命群众。

圆圆要回家,众目睽睽之下,走过大院。她写好一张大字报,贴在自家楼下墙上,宣称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思想上划清界限。

回到家,圆圆拿出买好的人造棉,还有未完成的针线活,边裁边缝,为妈妈做了一套睡衣。

从书包里,圆圆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一颗一颗亲手剥去糖纸,把剥好的糖装在玻璃瓶里。

心细的圆圆,将一张张糖纸叠好藏入书包,以免被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

在那奇形怪状的十年,一家三口相助相守,碰见困难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

图|网络,侵删

04

1997年早春,钱媛因病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先生也因病去世。

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昔日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就这么散了。

杨绛先生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峥嵘岁月,平淡人生。在痛失爱女和爱人之后,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将昔日一同生活的岁月执笔著书,这便是《我们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愈合。」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如今啊,在另一个美好的地方,他们仨又好生相聚了。

从此往后,再无死别,也无生离。

相关文章

  • 《我们仨》:教会我们如何爱人

    01 寒冬凛冽,上海飘了场大雪。 关于雪夜,脑子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一晚雪夜,围着暖炉;鞠一本散文,品一杯清茶...

  • 《我们仨》教会我们如何爱

    1.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吵醒我的不是闹钟,更不是梦想,而是隔壁邻居的吵架声。 毫不夸张,他们可以从早上九点吵到晚上...

  • 18-03-17-21-59

    书籍教会我们如何阅读却很难教会我们如何思考。

  • 杨绛先生,你不必再一个人思念。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杨绛先生《我们仨》最后一章的标题。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女儿、爱人相继去世以后,撰写的自...

  • 《我们仨》: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爱人钱钟书先生和爱女钱瑗均离开后所写,先生一边回忆着我们仨的快乐日子,一边写下我们仨失散的过...

  • 你是财务自由的那一部分人吗?

    现有的教育体系,教会了我们如何正常地过日子,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实现财务自由,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用双手和一个大脑创造幸...

  • 《我们仨》| 爱人者人爱之

    文/三月陌上花 《我们仨》是友人早些时候邮过来的了,一直搁置在书柜里,没有翻开过。今日闲来无事,从书柜上取下读读,...

  • 你是流浪的灵魂,我的等待太孤单

    有人说,生命中那些遇见的人都是用来教会你成长的。比如失去的挚友,让你明白友谊地可贵,比如离去的爱人,教会你如何去爱...

  • 想爱就不能害怕会有伤痕

    每一个人都会爱人,上帝赋予了我们爱人的权利,教会我们怎样的爱人,让我们在爱与被爱之中快乐成长。 人们常常说,爱会不...

  • 细数片片光阴

    生活教会了我们选择与取舍,教会了我们包容与体谅,教会了我们如何收放情绪,教会了我们责任与承担。它是一面镜子,照着别...

网友评论

  • 齐小米_88bf:好久没来细细读你的文字,还是那么深邃动人,还是在阅读中有那么深刻的理解
  • 千禾随笔:爱一个人,学会爱一生一世:)
  • 安静de角落LY:最喜欢的一段: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417b27b72b71:爱情是一辈子的事。
  • 丶店小二:爱一个人 不争不吵
    一只小红红:@丶三分生活 这样的爱情,真的很美好:smile::smile:

本文标题:《我们仨》:教会我们如何爱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cy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