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有bug
近日翻检八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欲了解徽州历史地理界限及版图变化情况,北宋之后该地区虽隶属管辖有变,然区域地理界限则长期稳定。
《中国历史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初版,后又再版,据有绝对的权威性。但这个国家级文化工程,也并非没有漏洞可指摘。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有bug
譬如仅徽州版图,清时期分册中即有两处地名出错:
一处将“扬溪”误作“杨溪”。
扬溪,因有十五里扬溪源出山由西往东穿过而得名,穿村后扬溪源水汇入扬之河,流入新安江,《徽州府志》等志书名其扬之水,为新安江源头之一。少时家父被打成“右派”,从省城合肥下放至当时林业部直管的“安徽扬溪实验林场”改造,后又从场部发遣到扬溪源工区山旮旯改造,除工区东侧道上骑着一古代路亭,前十里后五里无一户人烟。故崎岖多险的十五里扬溪源,每一处都已刻入予少时记忆之硬盘。多年后歙县收藏家叶永康先生知予喜诗,将所藏一部道光原版《华阳山人诗钞》惠赠,作者为嘉道时绩溪人方元鹿,予读其诗,考其家世,知其父为方体,乾隆间为湖北布政使,官从二品,多著述,嘉庆庚辰(1820年)致仕归里,捐巨资修建十五里扬溪源山道,使往来称便,始知少时所行普通山道竟有乾嘉故事。故偶见地图以“杨”易“扬”,便觉得戳目与不满。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有bug
二是将“岩寺”误为岩市。
岩寺为徽州一重镇。旧时街市繁荣,人才荟萃,南唐时该地出一状元,为当年韩熙载所擢拔。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共五段,第二段韩熙载为舞伎击鼓,一旁打板子的便是岩寺状元舒雅。予先师亦出生岩寺,今岩寺下街尚有先师故居“心岫山居”,为予1994年受托于原地址代为重建,故对岩寺历史人文还算比较熟悉。
岩寺今属黄山市徽州区政府所在地,予好友、名书法家吴之兴兄曾为徽州区地志办主任,在任时曾亲自校正出版了雍正间佘华瑞《岩镇志草》,予蒙惠赠并仔细拜读,多次称道,其中并未见载岩寺有“岩市”之名。见“岩市”后,予又微信向之兴兄请教,得幽默回复:“地方志同事回复:‘没见过,可能音译吧?’ ”,予回复:“音译?音误吧?”坐实了。
谭其骧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被尊为学科泰斗,葛剑雄等知名学者皆出其门。其主编及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迄今最权威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被评为新中国社会科学最重大的两项成果之一,理应不该有明显硬伤。而予未经意浏览即发现了二处bug,如果各地行家细究,是否会有更多处?不由产生出一些失望。











网友评论